《开启探索发现之门》读后感800字

我们生活在“三分陆地,七分”的地球上,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五千年的古老人类,生活在这个呈扁球体状的陆地上,用了五千年,代代传承,也没有把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内外部搞清楚。旧的未解决,新的又来了。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至今还有被人们感兴趣的地方:画中人物的笑容,画中模特儿的真实身份,画中人物后的背景……。也许人们只是懂得一些惊奇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解释,更何况我,一个年仅13岁的初二学生。

人的知识面有时也很浅薄。还好我有一本名叫《开启探索发现之门》的书。这使急于渴求知识的我找到了汲取知识快捷途径。这本书既没有大字典般深奥难懂的结论,也没有口袋书般浅显易懂的连环画。看完一页后,可以选择继续看或做自己手头要紧的事情。一页纸,标题,人物问答,两幅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再加入文字。看上去并没有长篇大论的繁琐,也没有短篇小说的简单。读完这一本,并不代表就可以永远不看这本书。因为在不同阶段,对知识的看法也不相同。所以我认为这本书直到成年,仍然可以品读。当然也可以利用它去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好处。所以说“知识就是带不走、用不尽的巨大财富”。

这本书的内容就跟它的书名《开启探索发现之门》一样。看到标题的内容自己知道,但看到下面的文字就深刻感受到了自身知识的贫乏。有时读一遍还不能完全了解,读上五、六遍,才勉强知道。有时甚至不懂,直到好些时候在学习或自己看到、想到这个现象时,才幡然悔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竟然不知道慈禧太后的棺材里有哪些物品,这本书里的“知识快车”寥寥数笔就让我初步了解了慈禧死后住地的财物。

再比如说“测谎仪”有时在电视剧内会看到这个仪器,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是检测人有没有撒谎(言语)。但实际上它检测的是人的生理参量,即脉搏、血压、呼吸、脑电波、声音、瞳孔的变化。通过分析判断测试者心理的变化,判断其是否说谎。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熟识甚至习惯的物品。但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如果它们被放入“科学”的花盆内,就一定会繁殖出不可思议的,可能连人也没有想到。

生活处处接语文,生活处处皆物理,生活同时也处处皆实验。让我们去开启那通向探索发现的大门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4900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哈哈党》有感600字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真话,讨厌说假话的人。然而有些时候,说真话的遭到痛打,说谎的却得到了赞赏。此时,如果你既不想遭打,也不想说谎,那么你就可以做一个“哈哈党”。可“哈哈党”是一种什…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384
  • 孔乙己读后感600字

    孔乙己是我很早就读过的一篇文章,当时我还没能琢磨透其中的意义,单纯的觉得孔乙己很惨,但是当我现在再细细品读之后,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孔乙己悲惨的生活,更感受到了正是当时的社会塑造出…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6
  • 《杨梅》读后感400字

    在上个学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杨梅》,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长相非常丑陋的女孩,在各个地方都受人藐视,也把她当作仆人使唤。直到遇见了被人冤枉被…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91
  •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450字

    【第1篇】 去年,我看了丹尼尔・笛福写的《鲁宾逊漂流记》,故事中的主人公鲁宾逊的经历让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讲的是鲁宾逊出海冒险,由于货船出事孤身一人流落荒岛。他凭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11
  • 《我眼中的美与丑》读后感400字

    少年哲学智慧启蒙教育丛书《我眼中的美与丑》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理,每一章都告诉我们不一样的道理。 第一章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公正; 第二章告诉我们如何分别对与错;第三章让…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87
  • 读《儒林外史》有感600字

    这个学期,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它是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里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十分的生动。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