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近期我读了作家乔辛.迪.波沙达撰写的《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一书。故事的主人公艾瑞原本是一个调皮爱动,没有自我约束能力,性格孤僻,没有,不爱学习的小男孩。在乔纳森先生的棉花糖实验的帮助指引下,他逐渐改变坏毛病。最终变成了一个认真完成作业,不吃零食,不玩游戏,衣物摆放整齐的好少年。

他的这一点一点的改变,正是遵循着棉花糖法则,从而慢慢地变得优秀起来的。这个“棉花糖实验”,是指让孩子独自待在一个房间里,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他坚持十五分钟不吃这颗棉花糖,就会再给他更多的棉花糖作为奖励。

在书中让我深受触动的是乔纳森先生口述的莫罕达斯的故事:莫罕达斯的让他去修车厂修车,然后来接自己下班。可莫罕达斯因为自己沉溺在电影中,而耽误了去接的时间。父亲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莫罕达斯感觉羞愧,于是说谎了,说是修车司机耽误了时间。父亲知道他在撒谎,用很沉着、威严的声音对莫罕达斯说,“儿子,我努力想把你培养成正直的人,可是我没尽到做的责任。所以我想一个人走走,仔细想想怎样才能成为好。”他的父亲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直到午夜才走回家。莫罕达斯感到非常羞愧,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违约和说谎了。

从中我明白了,做人要正直,遇事不要去抱怨,不要去逃避,勇敢地去解决才是正确的方法。而故事的主人公艾瑞的一点一点的转变,也是抵御外来诱惑,坚持向更好的那个自己走近的过程。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到处充塞着棉花糖的诱惑:懒惰而不想思考,贪玩而不爱学习,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而当遇到这些情况时,让我们想象一下面对一颗棉花糖的诱惑所要坚持的十五分钟,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2篇】

这一期的读书会,我们看的是《孩子,假如你吃了棉花糖》,为何会有着样如此奇怪的书名?我带着这个疑问翻开了书本的第一页。

书本的开头的第一自然段写到“棉花糖约定”立刻调动了我的胃口,我每天都迫不及待的利用剩余时间来看这本书,不知不觉的盖上了书本的最后一页。这一本书是作家:乔辛・迪・波沙达的作品,这本书主要讲了少年艾瑞因打工,结识他的老板――乔纳森,在乔纳森的帮助下,少年艾瑞从一个原本调皮爱动、不喜欢学习的少年,变成了拥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棉花糖少年”。

读完了这本书我想起了自己的房间,杂乱的东西到处都是,乱七八糟,好似一锅喝光了水,料却完好无损的粥,时不时还会看到看完没放回原位书本或杂志,所有东西都是用到哪放到哪的,上完兴趣班的袋子也是随手乱放的,连桌子上都有不用的本子。这时我羞愧的连忙跑到我的房间里整理起来。

学习自我管理,不依靠父母的双手,正是这本书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只有劳动,用自己双手换来的才是真正果实,终有一天,我们也会长大,成为像爸爸这样的成年人,到那时,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这个道理想必们多数都明白,但做到的人又有那些呢?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主人公――艾瑞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碰到难题积极解决的这些精神而换来了成功,我们应多看看这本书,并且学习它,在课堂上也应有这些好习惯:不断努力专研和思考、积极回答提出的问题。相信做到这几点,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学习突出的好学生!

这本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遇到挫折我们应该坚强克服,做个阳光、积极、进取、坚强、懂得报答父母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024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黄猫的恋爱故事》读后感600字

    《小黄猫的恋爱故事》读后感 叶圣陶的稻草人之――《小黄猫的恋爱故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有一只小黄猫从早到晚都和小孩在一起玩,可是最近几天小黄猫独自走开了。小孩让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3K
  • 《我与地坛》读后感_13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300字 椅上飞扬 终于把史铁生《我与地坛》看完,仿佛看到生命之花,生活之光,一扫多日的阴霾,没有华丽的词藻,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一个岑寂的夜,一杯清茗,一卷诗…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07
  • 《牛虻》读后感700字

    不久前,我们在语文课上认识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我还认识很多外国名著,比如《海底两万里》、《小王子》、《爱的教育》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文学巨著。在这中间,有很多有意义的书籍,有…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211
  • 《全频带阻塞干扰》读后感_2100字

    《全频带阻塞干扰》读后感2100字 很好的一篇战争题材的科幻小说。俄罗斯收到北约迅猛攻击陷入被动局面,而电子战是俄罗斯争回战争主动权的关键。可是北约在电子战领域确是绝对压到性优势,…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595
  • 《寻找法律的印迹》读后感赏析

    一场穿越古今的法律之旅——《寻找法律的印迹》读后感赏析: “科学,本来就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奴仆。而法律则更不是。”我想作者的这句话,正可以概括为此书所要向读者表达的主旨。法律应…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71
  • 读《非法智慧》有感350字

    科学是把双刃剑 ―读《非法智慧》有感 科学是把双刃剑。 我们经常从大人们的口中听到这句话。这句话表示了科学有它好的一面,可以造福人类;但也能被坏人所用,为非作歹。而作家张之路的《非…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3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