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翻译及原文(秋水原文及翻译注释)

庄子的《庄子》最为难懂,其中最为难懂的莫过于内篇的《逍遥游》《齐物论》和外篇的《秋水》了。这三篇体现了庄子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阐述了庄子的逍遥理想。庄子说人只有摆脱物质和欲望以及心灵的纠缠,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像“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才能达到“无所待”的境界。就是说你已经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你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你已经忘记了自身和生死,那你就可以实现逍遥游的境界了。而逍遥游,是庄子的最高价值理想。

庄子最难懂最美妙的《秋水》篇,到底在说什么?

庄子追求的是绝对的心灵的自由,他提出要摆脱一切物质的、心灵的束缚,做到虚己、虚心,做到“吾丧我”,摆脱一切物质的桎梏和欲望的纠缠,这样才可以实现逍遥游,问题是,庄子如何说服人们去相信他?

你看,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山川河流花鸟虫鱼,各有生机;贫富贵贱是非荣辱,萦绕于心。人们总是沉浸在各种是非的争执之中,人们在对声色犬马的追逐之中根本停不下来。人们总是充满了各种情绪,当志满意得的时候,总是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失败沉沦的时候,又是那么的绝望失意。总之,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束缚、所困扰,让人的心灵永远得不到安宁。这样,我们也就永远达不到“无所待”的境界,永远忘记不了自身和生死,自然就无法实现逍遥的境界。

因此,庄子必须从认识论入手,给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与众不同的观察世界万物的方式——认识论决定价值观,你用什么样的视角看待世界,世界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你心里。而庄子的这种与众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就是齐物论。

因此,庄子写下了第二个重要的篇章《齐物论》。庄子其实就是告诉人们,我们要改变观察世界的方式。世界看起来多姿多彩纷繁复杂,但是假如我们站在本体论的高度,站在道的角度去看的话,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大小、贵贱、荣辱、是非等,都是相对的,都是彼此对待的,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庄子说,泰山算是大的,但是在比泰山还大的物体面前,泰山就是小的。彭祖活了八百岁,算是长寿了,但是比起南方以三千年为一个季节的大椿树,那就是短寿了。

庄子最难懂最美妙的《秋水》篇,到底在说什么?

同样,在我们人类社会的常识之中,高官厚禄算是好的,贫贱陋巷算是坏的,但是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原来,我们人类的价值判断,竟然是错误的。在庄子看来,万物齐一,因此,人类孜孜以求的富贵,人类念兹在兹的荣辱,人类面红耳赤争论的是非,在齐物的认识论面前,毫无意义。按照齐物论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大道之中,没有是非荣辱,没有贫贱富贵,甚至没有了自我与生死,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摆脱一切,从物质到社会,从身体到灵魂,从生存到死亡,一切都融汇于道了,那么自然就能实现庄子的最高价值理想——逍遥游了。

明明是要讲《秋水》,我为什么要扯的那么远,先去讲《逍遥游》和《齐物论》呢?因为,我们要讲的《秋水》,融合了这两篇的思想精华。

我们知道,《逍遥游》讲的是人生应该用超然的超脱的态度,追求绝对自由的逍遥的生活。而《齐物论》讲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相对性和在道上的统一性。而《秋水》正是综合了“无所待”和“齐物论”两方面的理论,可以说,《秋水》是对《逍遥游》和《齐物论》的精彩阐释和总结。最为重要的是,《逍遥游》和《齐物论》,基本上采用逻辑推理和说理的方式,而《秋水》则是用讲寓言故事的方式,表达庄子自己深邃的哲学思想。

庄子最难懂最美妙的《秋水》篇,到底在说什么?

在《秋水》中,讲了黄河的河神“河伯”与“海神若”的七段对话,讲述了河伯从洋洋自得、盲目尊大,自以为是天下的中心,“天下之美尽在于己”,到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无穷性的过程。然后庄子又讲了六个好玩的寓言故事,这七段对话和六个寓言故事,就构成了《秋水》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对话是说,黄河的河神河伯,在黄河涨水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天下之美尽在己”,嘚瑟的不行,但是到了大海一看,觉得自己简直太渺小,再听了海神若的一番话,河伯觉得自己简直是太自以为是了,原来世界还有那么大到无穷无尽的东西。庄子这是在告诉人们,我们原来的认识并非真理,那只是我们的个人之见,如果你不能打开心灵,那你就只能是井中之蛙而已。这是阐述了《逍遥游》中的打开自我心灵,放下一切的束缚,实现无所待的逍遥之境的理论。

第二段对话是说,河伯问海神若关于大小、古今、有限无限的问题。庄子借海神若的口告诉我们,世界上的大小、有限无限和古今等问题,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从道的角度上来看,又是万物齐一的。这是阐述《齐物论》中的万物齐一的理论。

第三段对话是,河伯与海神若讨论了物质世界的大小,从物质世界的大小、长短、事物的精粗,讲到人类世界的是非。庄子借河伯与海神若的对话指出,在物质世界没有什么大小精粗之分,而在人类的认知的世界,同样没有是非荣辱之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必要在意人世间那些纷纷扰扰,我们就可以忘记是非,忘记荣辱,达到无所待的境界了。

庄子最难懂最美妙的《秋水》篇,到底在说什么?

第四段对话是说,人类关于是非、荣辱、贵贱的价值判断,只是出自于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且,一种价值判断正确与否,还要看实际情况的变化,不可定于一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寓言中,庄子举例说,同样是禅让,尧舜成为帝王,而燕国的子之、燕王哙搞禅让,却引起天下大乱最终双双被杀 。

第五段对话讲的是用齐同万物的观点去看待万物的问题。

第六段、第七段的对话,讲的是如何达到逍遥之境的路径的问题。文章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意思是说,不要用人事去毁灭天然,不要用故意的执意的造作去毁灭性命,不要因贪得无厌去求所谓的声名。谨守这些道理而不违失,这就叫做回复到天真的本性。

庄子最难懂最美妙的《秋水》篇,到底在说什么?

在《秋水》篇的前半段,庄子讲的是用一种无为的、顺其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如意或不如意。

而假若我们能用万物齐一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走向逍遥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3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孩子的励志座右铭

      孩子的励志精选   1)时间多反而容易使人懒散,缺乏动力,效率低。   2)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3)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

    美文 2022年10月18日
    74
  • 一本正经的意思是什么(一本正经的意思解释)

    词语解释 一本正经:形容很庄重、很认真,有时含有讽刺意味。多用来形容人对事情的态度。 引人注目:引起人们的注意。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美文 2022年7月5日
    560
  • 欢度新春的诗句

    欢度新春的诗句   新春佳节,阖家欢乐,欢声笑语一家团圆,度过新年甜如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欢度新春的`诗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唐·孟浩然   云海泛瓯闽,…

    美文 2022年12月4日
    65
  • 小猪佩奇文字故事大全(小猪佩奇简短故事)

    正文赏析: 今天,猪爸爸给孩子们安排了特别活动,佩奇和乔治要去参观猪爸爸的办公室!”爸爸?您平时在办公室里都做些什么呢?”佩奇问道。”好多好多有…

    美文 2022年5月10日
    497
  • 儿童散文诗有哪些(儿童散文诗朗诵)

    章节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金波和田地的儿童诗 第三节 圣野和鲁兵的儿童诗 第四节 张继楼和张秋生的儿童诗 第五节 郭风和吴然的儿童散文诗 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在1978年底…

    2022年7月26日
    180
  • 写描写春天的诗句

    写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天,又称春季,是壹年中得第壹个季节,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所包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得季节。下面是写壹首描写春天得诗句,…

    美文 2022年12月4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