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三传记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洪迈《容斋随笔》
三传记事
秦穆公袭郑,晋纳邾捷菑①。《三传》所书略相似。
《左氏》书秦事曰:“杞子自郑告秦曰:‘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②,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出师。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殺,最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公羊》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崤嵚岩,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曷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
《谷梁》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子曰:‘女死,必于崤之岩灊之下,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
其书邾事,《左氏》曰:“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都人立定公。捷菑奔晋,晋赵盾③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邾人辞曰:‘齐出玃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
《公羊》曰:“晋卻缺④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捷菑于邾娄,力沛然若有余而纳之,邾娄人辞曰:‘捷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虽然,玃且也长。’卻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引师而去之。”
《谷梁》曰:“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夐⑤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捷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玃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予谓秦之事,《谷梁》纤余有味;邾之事,《左氏》语简而切。欲为文记事者,当以是观之。
(取材于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捷菑:春秋时邾国国君文公之子。獲且是邾文公的嫡长子,为文公的元妃齐姜所生,世称邾定公。捷菑,是文公的次妃晋姬所生。②蹇叔: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经百里吴引荐入泰,任秦穆公上大夫、右相。③赵盾:即赵宣子,春秋时晋国卿大夫。④卻缺:春秋时普国上卿。⑤夐:远。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纳邾捷菑纳:使……被接纳
B.秦伯将袭郑将:准备率领
C.邾人辞曰辞:说法,接口
D.义实不尔克也克:战胜,攻下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劳师以袭远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
B.其谁不知其可怪也欤
C.千里而袭人辞顺而弗从
D.若尔之年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记录的是蹇叔劝阻秦穆公袭郑,《公羊传》记录的是蹇叔之子劝阻秦穆公袭郑。
B.《春秋三传》在记录秦穆公袭击郑国这件事时,史实基本一致,但细节各不相同。
C.《左传》中送捷菑归国的是晋国大臣赵盾,《公羊传》送捷菑归国的是晋国大臣卻缺。
D.《公羊传》刻画卻缺统帅部下力量雄厚;《谷梁传》描绘晋军席卷千里,气势汹汹。
9.请写出“何知之晚也”中“之”指代的内容。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结合《春秋三传》对“蹇叔哭师”这一细节的不同描绘,谈谈你对“予谓秦之事,《谷梁》纡余有味”的理解。
(2)作者说“欲为文记事者,当以是观之。”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谈谈“邾之事,《左氏》语简而切”带给你的启示。


6.A(B项,句意为:秦伯将要偷袭郑国。将:将要。C项,句意为:邾国人不接受说。辞:不接受。D项,句意为:是道义上不允许呀。克:能,允许。)
7.B(A项,以:相当于“而”,顺承关系连词/动词,使,令,率领。B项,其:语气词,难道,表反问。C项,而:顺承关系连词/假设关系连词,如果。D项,者:代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8.A项,“《公羊传》记录的是蹇叔之子劝阻秦穆公袭郑”错误,原文“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意思是“秦伯将要偷袭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劝诫说”。
9.捷菑是邾文公的次妃晋姬所生,獲且是邾文公的元妃齐姜所生。獲且是邾文公的嫡长子,拥立獲且为公是正确的,拥立捷菑是不正确的。
10.你知道什么!如果你中年就死了,你坟上的树已经可以两手合抱了。
11.(1)《左传》,蹇叔劝谏秦伯,蹇叔对孟明哭,蹇叔哭送儿子。《公羊传》,百里奚与蹇叔劝诫秦伯,哭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谷梁传》,秦伯将要袭击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先劝谏秦伯,再送他们的儿子,告诫他们的儿子,并且解释不是哭军队,只是哭儿子而已。“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可知《谷梁传》“纡余有味”。
(2)《左氏》“语简而切”,即言简意赅。启示:在写作中要努力做到简明扼要,叙述事情不啰嗦,不繁琐,把人物和事件经过叙述清楚;发表议论,能够分析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译文:
秦穆公偷袭郑国,晋送邾捷菑回国,《春秋三传》的记载大致相同。
《左传》记秦国事情说:“杞子从郑国告诉秦国说:‘暗地派兵来,可以灭掉郑国。’秦穆公和蹇叔商量,蹇叔说:‘疲劳军旅偷袭远国,我没听说过能胜利的,而且千里行军,人家还有不知道的!’穆公不听,让孟明出兵。蹇叔对孟明哭着说:‘孟明啊,我能看到军队出去,看不到它回来了。’穆公说:‘你知道什么!你如果是中年死亡,你坟上的树已经两手合抱了。’蹇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防御的军队,一定在殽的两座丘陵之间设伏,你一定死在那里,我去收拾你的尸骨。’秦国军队遂去了东方。”
《公羊传》说:“秦伯将要偷袭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劝诫说:‘行军千里偷袭人国,没有不失败的。’秦伯恼怒地说:‘像你一样岁数的人,坟上的树已经两人合抱了,你知道什么?’军队就要出征了,百里奚与蹇叔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说:‘你们就要死了,一定是在殽山的岩壁下面,我将去收尸。’他们的儿子进军出发了,百里奚与蹇叔跟在儿子后面哭泣。秦伯恼怒说:‘你们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他们回答说:‘我们不敢哭君王的军队,我们是哭自己的儿子呀!’”
《谷梁传》说:“秦伯将偷袭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劝阻道:‘千里行军偷袭人国,没有不失败死亡的。’秦伯说:“你们坟上的树木,已经合抱了,知道什么?’军队出发了,百里奚与蹇叔送他们的儿子,告诫说:‘你们必能死是在殽山的岩峰下面,我要在那里收你们的尸。’秦伯恼怒地说:‘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二人说:‘我们不敢哭军队,是哭我们的儿子呀!我老了,他们不死,就是我死了。’”
三家记载邾国事,《左传》说:“邾文公元妃齐姜生的定公,次妃晋姬生的捷菑。邾文公去世,邾国人立定公当了都君。捷菑出走晋国,晋国赵盾率领诸侯的军队八百辆战车,送捷菑回国。邾国人不接受说:‘齐姜生的玃且年长。’赵宣子(盾)说:‘理由正当,如不听从,后果不好。’于是回国。”
《公羊传》说:“晋国郤缺带兵,兵车八百辆,送捷菑回邾娄,力量雄厚有余。邾娄人拒绝说:‘捷菑是晋姬生的,玃且是齐姜生的。你用他们的手指头立君,那么捷菑四个,玃且六个,都不正常。你用大国的势力来压我们,若齐国也照办,那就不知道齐晋两国的外甥哪个为君了。论身份贵重,他们是相等的,但玃且年长。’郤缺说;‘不是我的力量不能送捷菑回国,是道义上不允许呀!遂带兵回国。”
《谷梁传》说:“长车五百辆,连绵一千里,经地宋国、滕国、薛国,远到有战车千辆的大国,想改换他们的国君,到了城下,才知道不行,怎么知道的这么晚呢!捷菑是晋姬生的,玃且是齐姜生的,立玃且是正确的,立捷菑是不正确的。”
我以为记秦国事,《谷梁传》委婉有味。记邾国事,《左传》语言简明确切。想写文童记事,当看这两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75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谲判文言文翻译

    谲判文言文翻译   谲判是指做了好事反遭诬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谲判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学习。   谲判文言文翻译  原文   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姓子。每晨起,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15
  • 赞美梅花的诗句

    赞美梅花的诗句   《浣溪沙》   年代:唐 作者: 韦庄   惆怅梦余山月斜,   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   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4
  • 蔡洪赴洛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蔡洪赴洛》选自《世说新语》。 文言文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93
  • 文言文阅读:师旷劝学

    文言文阅读: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 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许君讳曾裕,少卓荦①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后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1
  •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译文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译文   《论语》十则   孔子说:“学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