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诗(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五言律诗。平仄严谨,对仗精工,是杜甫难得的心情比较轻松的格律精品。

杜甫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已是晚年,得到严武和高适等人照顾,他终于在成都定居,虽然亦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忧思天下民众的作品,但是这段时间是他颠沛流离一生中最稳定安然的时期。他在这段时间里,写了《戏为六绝句》,为盛唐诗歌的走向一锤定音,并且将诗歌格律化技能锻炼得炉火纯青,为后来流落夔州时期的创作高峰做好了准备。

这是写出“黄四娘家花满蹊”的时期,自然是心情比较轻松的,所以才有春夜“喜”雨的标题点明心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诗(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为什么称它为“好雨”?因为它知道春天万物生长需要水分,就应节而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不过后来都是用作比喻不声张、默默支持的爱。这当然并非杜甫本意,但是能够跳离诗作,依旧活力满满地流传,可见诗圣对春雨无声浸润的描写是何其形象体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诗(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前两句为“起”、“承”,这一句按照律诗文法自然该“转”,杜甫这一联转换并不明显,依旧是夜景描写,只不过没有再写雨,而是进入大环境描绘。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这一句的转是比较特殊的,我们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单独拎出来,也能感受到细雨的形象,但是如果将颈联单独拎出来,就会产生一种不同的感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不是夜黑风高杀人夜么?

所以读到这里,习惯了杜甫诗风的人就会有些担心,这是否又会沉入诗圣一贯抑郁沉雄的文风?

尾联却在“合”的基础上,让我们眼前一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真的天亮了。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诗(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这里也合回了首联中的“当春乃发生”,完成了一个诗意回环。就算我们去掉中二联,使用截取法来欣赏一首五绝,也是绝妙好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五绝。注意,“看”字发平声。

这首五绝,通用脉络清晰,诗意留白,字词简洁而繁花似锦,是首好作品。

诗圣的作品,就是经得住各种折腾,都是美文

这里省略了五律中的中二联夜雨景色的描写,就留出空白来让大家想象,但是无论大家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估计也无法超越杜甫中二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夜雨、环境描绘。

杜甫一首不那么让人忧心的作品,将人们盼雨、听雨、看雨时满心溢出的欢喜表达得淋漓尽致。

句子遍布开心,却对标题中的“喜”字绝不提起,这就是诗歌高手的笔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38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缜简介及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枢密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

    美文 2022年11月12日
    46
  • 怀念父亲的诗词(怀念父亲最落泪的诗句)

    《怀念父亲》七言绝句八首 其一 天人一隔五秋冬,每到清明思更浓。 雁去来年犹可见,我哀归处不相逢。 其二 节到清明思念长。我来祭奠纸和香。 孝心不及坟前草,岁岁枯荣总在旁。 其三 …

    美文 2022年5月8日
    404
  • 小王子中有哲理的话解释(小王子经典语录)

    这是一部童话,全书不过3万余字,如果畅读,也许不到两个小时,你就能翻到末页。但同时,你会发现,它还是一本至理通透的人生哲学,仔细研读,哪怕花一辈子的时间也值得! 这是诺妈非常喜欢的…

    2022年5月27日
    213
  • 百发百中的故事原文(百发百中的典故简短)

    百发百中   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军力特别的强大,号称列国之首。秦国为了保持自己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经常对军队进行操练。战国时代还属于冷兵器时代,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大刀、长矛、弓…

    美文 2022年6月19日
    259
  • 泰戈尔爱情诗精选(泰戈尔诗选最美的十首诗)

    泰戈尔(1861-1941)是驰名世界的天才大诗人,印度和孟加拉国人民虔诚地称他为“诗祖”、“诗圣”。 这里是关于泰戈尔的11本书,前10本是泰戈尔写的,最后一本是他的传记。 他在…

    2022年6月25日
    372
  •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佚名     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生命搅扰的拥挤不堪。       孤单,并非身边没有朋友…

    美文 2022年10月9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