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解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典例)

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埋头苦干”如伟大数学家陈景润、两弹元勋邓稼先,将一生奉献给科学事业,勤奋钻研,数十年如一日;“拼命硬干”如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如近现代史中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 ;“为民请命”的人如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以变革国家为己任;“舍身求法”的人如谭嗣同因“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信念而慷慨就义,如闻一多为捍卫民主自由之权利而被杀害。他们可能是学者、工人、革命者、军人……身份各不相同,但都有着相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将满腔报国热情化为在不同的岗位中拼搏进取、坚守使命的行动,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陆游在诗歌《病起抒怀》中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前一句是说,无论身份高低,都要心怀国家,后一句是说,人生只有到死才能盖棺定论,在此之前都不能够懈怠,要始终保持忧国忧民之心,敬业勤奋,有一分力便做一分事,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唐安史之乱中,张巡与许远同守睢阳,被围经年,坚守不降,最后睢阳城粮尽无援而陷落,张巡与部将36人从容就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都在坚守着身为一方父母官、身为将军的职责,坚守城池没有片刻动摇,他们的忠勇坚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肃宗至德二年,安庆绪部将尹子奇率兵十三万攻打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巡带兵进入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而士气不衰。许远对张巡说:“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公请为远战。”于是许远负责军备粮草、后勤接应,而战斗指挥谋划,都由张巡定夺。张巡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叛军大败而逃,张巡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

到了五月,麦子成熟,叛军在城外收麦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士兵,假装出擂鼓作战的样子。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整装待战。这时,张巡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叛军见状放松了警惕。张巡抓住时机命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奇大营,斩将拔旗。与此同时,有叛军大将率一千余骑兵直逼城下招张巡投降。张巡在城上一边与敌将答话,一边暗命勇士几十人手持钩、陌刀、强弩从城上吊下潜入无水的护城壕中,趁城外叛军依仗人多势众并不戒备时,勇士们奋勇杀敌,叛军猝不及防损伤了很多人马。

还有一次,张巡手下大将雷万春在城头巡视,叛军看到雷万春,向他放箭,雷万春脸中了六箭。但为安定军心,仍旧岿然不动。令狐潮以为城头的是假人,叫来探子一打听,非常吃惊,在城下对张巡说道:“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张巡回答:“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命令将士出城猛冲,令狐潮溃逃,张巡俘获叛将十四名,杀死一百多人,获得了胜利。

一天晚上,张巡叫士兵擂鼓。叛军听到鼓声,连忙准备迎战。但叛军等到天亮,仍没见守军出战。尹子奇派人登上土山向城内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的,没有动静,就命令士兵卸下盔甲休息。叛军紧张了一宿,倒头就睡。就在这时,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将领,各带领五十名骑兵,同时从各个城门杀出,冲进敌营之中。叛军没有防备,顿时大乱,这一战中守城军杀叛军五千余人。

张巡想在尹子奇指挥作战时射杀他,但尹子奇平时上阵,总让几个人和他一样的打扮,无法分辨。有一次,两军对阵,张巡命士兵把一只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之中。叛军士兵捡到蒿箭,以为城中箭矢紧缺,连忙报告尹子奇。待尹子奇把蒿箭刚拿到手,城头上的张巡便吩咐身边的南霁云箭射尹子奇。南霁云一箭正中尹子奇左眼,尹子奇跌落马下。张巡下令出城冲杀,又打了个大胜仗。

尹子奇攻城未果,反失一目,哪肯罢休,增兵将睢阳团团围住。城外的叛军越聚越多,城里的守军越打越少,到后来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无奈之下,张巡只好派南霁云带领三十名骑兵突出重围,向临淮守将贺兰进借兵。但贺兰进嫉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功绩在自己之上,不肯出兵救援。

睢阳久困,粮草已绝,士兵百姓就吃树皮,吃战马,连麻雀老鼠也吃完了。

至德二年十月,睢阳城陷落。叛军用刀胁迫张巡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又去逼迫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说:“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笑着说:“我本想找个机会再有所作为,既然您这样说了,我怎敢不赴死?”张巡、许远被俘后,尹子奇斩张巡及其部将南霁云等三十六人,将许远绑缚洛阳清宫,安庆绪兵败后,许远在偃师被杀害。张巡死前面色如常,对城中众人说:“你们不要害怕。生死,不过是命罢了。”

韩愈评价张巡、许远说:“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张巡、许远以数千筋疲力尽的士兵,对抗敌人百万之师,守住江淮门户,阻止了叛军南下的势头,可以说唐朝可以保全天下,全仗张巡、许远守住睢阳。在那时,弃城而逃,苟且偷生的人很多,按兵不动、作壁上观的人也很多,而张巡、许远二人却死守睢阳,以死尽忠,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脊梁。

在动荡年代中,敬业精神尤为突出地与家国情怀紧密连接,翻阅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这种尽忠敬业的精神常常在家族之中代代传承,古代有杨家将世代忠良,近代有何子渊满门忠烈,身为同盟会革命者的何子渊以澎湃的革命热情感染家人,二弟何子韶成为了革命党地下联络员,六弟何贯中参加革命壮烈牺牲,儿子何尚文与女婿梁世骥先后从军走上了抗日战场。

年仅三十一岁便牺牲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中说:“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在你成人长大以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如果翻看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烈士遗书便会发现,这样的对于子女后人的寄语比比皆是,坚定的斗争信念、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透过这一封封遗书传递下来,当为后人所铭记。

评说

身处家国危难关头,如李贽所说的“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是尽忠职守;身处和平年代,如林则徐《训子书》所说的“批阅公牍,更宜仔细,切不可假手他人”也同样是忠于职守。虽然在不同的条件之下敬业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但归根结底便是程颐所说的“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也就是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其中,心无旁骛,便是敬业了。因为心无旁骛,所以敬业无关宠辱名利,因为全情投入,所以敬业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和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的最重要方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42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时间丢了我断断续续的诗歌

      那些还来不及珍惜的   却早已遗忘的   那些还在怀念的   却迷失方向的   都还好么   一路分分合合   一段朦朦胧胧   故事的最后   总吓到自己   一米阳光的温暖…

    美文 2022年12月7日
    35
  • 珍惜时间的诗句「」

    珍惜时间的诗句「」   01、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出自李贺《七夕》   02、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03、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唐代诗…

    美文 2022年12月3日
    28
  • 夏天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短语(适合夏天发朋友圈的句子)

      1、夏天,天气炎热,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累了,热了,就在樟脑树下乘凉。樟脑树就像一把绿绒大伞,撑住了同学们。   2、幸福夏天就是小空调吹着、小电脑玩着、小西瓜吃着、小日子过…

    美文 2023年2月2日
    28
  • 晚安说说短句:失去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靠得太近

    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我笑的坦荡可眼里全是绝望…

    美文 2023年2月20日
    28
  • 西式婚礼祝福语简短寄语

    1.西式婚礼祝福语简短寄语   1、在这春暧花开,群芳吐艳的日子里,你俩永结同好,正所谓天生一对,地生一双!祝愿你俩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2、由相知而相爱,由相爱而更加相知。人…

    美文 2022年12月7日
    52
  • 清正廉洁的故事有哪些(清正廉洁的故事大全)

    悬鹅示众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

    2022年7月12日
    1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