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第二课时教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第二课时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学习这篇课文,本课采用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笋牙儿奋发向上的精神,感受春天的美丽。

2、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体会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小黑板、春天的美丽图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自主识字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小黑板出示)

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

2、美读句子: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学生认读生字

读课文中的句子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并组词、造句。

2、重点指导: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

3、学生书写

学生认读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学生书写“喊、呼、唤、冈、

笋”这几个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原文及课后练习题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以下是查字典语文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原文及课后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原文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草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着这儿,开展看着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热爱着她。太阳公公照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衣服,长城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课后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húhuàn  shìjia  sǔnyá  hǎnjiào  shāngǎng

  二、近义词。

  岁——  又————  疏——  寻——  喊————

  揉——  呼——  仍然————  自豪——  健壮——-

  三、反义词。

  枯————  生——  疏——  落————  深——  无——

  呼————  自豪——  健壮——  漆黑————  温暖——  爱抚——

  四、组词。

  徐()烧()离()经()扔()

  除()浇()篱()经()奶()

  五、填上合适的词。

  ()的笋芽儿  ()的世界  ()的竹子

  ()地说  ()地敲  ()地喊  

  一()衣服  一()竹子  一()鲜花  一()孩子

  一()小溪  一()铅笔  一()小鸡  一()大山

  六、连一连。

  揉  懒腰  钻出  辫子

  扭  眼睛  脱下  地面

  伸  身子  摇着  衣服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课后练习题

  一、比一比组词:

  脱()冻()探()摇()烧()未()

  说()陈()深()遥()浇()末()

  二、填一填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回()()  春满()间  阳春()月

  ()()明媚  春()满园  春暖()()

  三、读读,背背再完成练习:

  春姑娘,笑盈盈,阳光照,风儿轻,花儿红,草儿青。

  春雨下,细无声,柳树间,燕穿行,布谷鸟,叫不停。

  儿歌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四、你知道下列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吗?

  离()原()岁()尽()未()宿()

  五、比一比,组词:

  刚()喊()芽()唤()

  冈()减()蚜()换()

  六、根据课文内容,排列顺序:

  ()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被春雨叫醒了。

  ()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篇四】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课后练习题

  一、选一选,正确的打“√”。

  笋(sǔnshǔn)世(sìshì)滋(zīzhī)扭(niǔliǔ)

  轰(hōnghǒng)唠(lāonāo)冈(gānggǎ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āngāngshìjièsǔnyáhǎnjiàohūhuàn

  三、词儿手拉手。

  绿色的沉睡的漆黑的粗重的健壮的温暖的

  太阳夜晚声音身体笋芽儿柳叶

  四、想一想,填一填。

  (眨)眼睛()乐曲()风筝

  ()懒腰()身子()衣服

  五、我能试着把用“爱”组成的词填入句子中。

  (1)我()足球运动。

  (2)我们要做到()公物。

  (3)奶奶对儿孙们非常()。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笋芽儿被叫醒了。她()眼睛,()懒腰,()四周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2、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多么()的世界呀!桃花()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地()

  3、春雨姑娘()着她,()着她。太阳公公()着她,()着她。笋芽儿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地喊着:“我长大啦!”

  4、春雨姑娘的呼唤声是(),雷公公的鼓声是()。小燕子的叫声是()。

  七、阅读训练。

  (一)春天的田野真美啊!柳树发芽了。桃树开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

  1、这段话主要写了()的景色。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3、把这段话中比喻的句子画出来。 

  (二)我愿春天的风是绿色的,因为绿色给人以凉爽的感觉。风儿一吹,小草探出了脑袋,为大地铺上了一张绿油油的地毯。大树则更为年轻力壮,碧绿的叶子和着风儿翩翩起舞,好一曲“绿色芭蕾”。

  1、这段话由()句话组成。

  2、照样子写一写

  绿油油

  3、你希望风是什么颜色的?与爸爸妈妈一起说说画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84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17年6月

    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一个学习共 产主义思想的大学,那么我们十个人经历了一年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在去年的6月荣幸的成为了这所大学的预科班的学生,开始了一年的党员预备期。一年的党员预…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27日
    62
  • 关于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打工,家中的未成年子女由父母委托他人监护或无人监护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催生…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15日
    48
  • 优秀入党介绍人意见范文

    XXX同志在政治思想上自觉地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意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对党的认识正确,入党动机端正。平时能够严…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27日
    77
  • 小班班主任阶段自我评价表

    一、充满爱心,写人性化评语  我认为写好评语的基本前提就是老师要有一颗爱心,还要善于观察,才能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如:有的小朋友口语表达能力好;有的小朋友动手能力强;有的小朋友乐…

    实用范文 2022年10月1日
    93
  • 教师师德师风年度总结模板

    教师师德师风年度总结模板7篇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年度总结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教师师德师风年度总结模板,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实用范文 2022年12月24日
    67
  • 幼儿园第一个月的评语

    一、充满爱心,写人性化评语  我认为写好评语的基本前提就是老师要有一颗爱心,还要善于观察,才能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如:有的小朋友口语表达能力好;有的小朋友动手能力强;有的小朋友乐…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7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