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第六册15《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

语文S版第六册15《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

《奇异的植物世界》有生动准确的文字描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奇异的植物世界的神奇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着奇妙植物、神秘声音、奇异的植物世界中。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奇异的植物,激发观察、研究植物的兴趣,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奇异、植物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3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按地点转换记叙的方法;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并能恰如其分地表达。

难点:课文的表现手法是先写“奇异”的现象,然后叙述“奇异”的原因。从而体会到这种设立悬念的写作方法,更能烘托出植物的奇异。

课前预习:

自学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引题释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板书:奇异的植物世界。)

l.指导读课题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读法,在读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出不同的感受。)

2.谁能把这个课题解释一下:

“奇异”,奇怪、特别。是说奇怪特别的植物世界。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去,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默读回答,并出示表格:

植物名参观顺序所见所闻的现象原因

哈哈树

电花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二、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节朗读,检查读通情况

三、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哪几节是写参观植物园的经过?(2-7节)

师引读:第一节交代了参观的地点——植物园,参观者——小星和同学们,向导——农艺师李叔叔。

师:第8节以感叹句“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啊!”点明课题,总结全文。

四、以表格为切入口,理解课文内容

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默读第二段,划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

出示:走进植物园花棚那儿小路旁草地上水草地荷花池旁。

2.默读课文,分小组用三种符号分别划出表中答案。

3.集体交流:

植物名参观顺序所见所闻的现象原因

哈哈树走进植物园听到“哈哈”大笑声风吹

电花来到花棚那儿碰到叶,就像触电带电

蜡烛树走到小路旁看到蜡烛似的东西点火就像蜡烛一样亮

醉草走到草地上嚼小草,就像喝了酒草叶里含酒精

捕蝇草来到水草地爬到草叶上,叶子闭合起来,小虫被吃捕蝇草

水笛荷来到荷花池边听到笛声风吹干花膜,就发笛声

说说小星和同学们参观植物园的顺序及各处所见的现象和原因。

(1)自己试说(2)同桌互相说(3)指名说

4.理解过渡句。

找一找,每一个地点,作者用了哪些句子过渡,请你用横线表示出来。并想一想它们在上下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连接上文,引出下文。)

五、自由读课文,体会文中说话人的语气

课文的重点段写出了植物的奇异及其原因。文中李叔叔的话语,使孩子们茅塞顿开,更加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1.自由读课文

朗读指导:

(1)读好问句:“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是什么呀?”

(2)李叔叔的话要读得平和亲切,符合人物的身份。

(3)课文中有一些描写人物情状的词语,要结合当时人物的感情去读。

2.指名读。

六、总结

课文通过记叙小星和同学们参观植物园,向我们介绍了六种奇异的植物,使我们仿佛亲眼见到了种种奇异的现象,又了解了原因。倍感植物世界的奇异。

指导朗读: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啊!(总结全文且点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奇异植物的资料,全班交流。

2.阅读《植物的感情》、《院子里的悄悄话》

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

《奇异的植物世界》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会笑的哈哈树、带电的带电花、像蜡烛的蜡烛树、含有酒精的醉草、能捕蝇的捕蝇草、会发出笛声的水笛荷,这些植物实在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必须牢记掌握。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进行写作。

4、学习本课的叙述方法,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5、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植物世界的奇异。

3、懂得课文围绕着一个意思,分不同角度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①以读代讲法

②引导点拨法

③指导朗读法

④朗读理解法

⑤合作探究法

⑥自学法

四、教具准备:

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中的“奇异”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的方法解释一下?

2、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植物园,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多奇异啊!)

3、奇异的植物世界,小星和同学们在植物园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呢?生作答,师随机板书。

(哈哈树 带电植物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二)、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过渡: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植物,到底这些植物奇异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寻答案吧!

1.学习第2自然段课文。

(1)师:我们先来了解哈哈树的奇异之处。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哪种植物,它的奇异之处是什么?(板书:哈哈树 发出笑声)大家是怎么发现的? (听)

(2)指导朗读这两个句子:

“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个问句要读得短而上扬,读出好奇而急切的心情。) 自由练读,抽女生读。

李叔叔的话又应该怎么读呢?(读得平和亲切。) 抽男生读,齐读。

大家读得很投入,谁能扮演哈哈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奇异之处呢?(出示课件,指名上台表演)

2.学习第3——7段课文。

过渡:哈哈树会发出笑声,那么带电的植物又会有什么奇异之处呢?

(1)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哪种植物?(带电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板书:带弱电)

②指导朗读。“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显得很紧张。”(要联系上下文,读出小星的心情和他的情感变化。)自由练读、抽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段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哈哈树和带电的植物这两种奇异的植物,使我们觉得植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奇异的植物呢?那么就请大家大屏幕上的自学要求,自学4—7自然段。

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一种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同学们是怎么发现的?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②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展示,师随机引导。

(3)谁来扮演小导游,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植物,注意一定要讲出你对它的喜欢。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小结:我们在植物世界里认识了很多的植物,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的确,这是一个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请同学们充满感情,再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2、欣赏其他奇异的植物: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奇异的植物,请大家再欣赏一番。(课件播放视频)这些植物奇异吗?(奇异)那么让我们再用响亮的声音齐读: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485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市规划局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近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按照省建设厅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信息化推进工作。规划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建立了___市规划局计算机局域网? ___…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4日
    41
  • 课堂五分钟演讲稿范文【5篇】

    1.课堂五分钟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梦是雨后绚烂的彩虹,是夜空璀璨的繁星,是迷茫中对生命的渴望;梦是信念,是追求,是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27日
    46
  • 公司人事部门月度工作总结

    公司人事部门月度工作总结5篇 如今社会作为单位的人事,每个月除了招聘的工作外,也还是有其他工作的。在这个月中,除了招聘工作,主要是为单位内部员工进行了工作调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司…

    实用范文 2022年12月31日
    38
  • 教师工作者事迹材料介绍

    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工作者事迹材…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5日
    91
  • 农村社区副主任述职报告

    农村社区副主任述职报告4篇 作为社区主任,你在一年的社区工作中有什么心得?不妨写社区副主任述职报告吧,它会对你的社区工作进行回顾,能让你补足自身的缺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农…

    实用范文 2023年1月15日
    29
  • 国庆好日子

    不是每朵白云,都会带来真情;不是每个拥抱,都会面带微笑;不是每次思念,都能立刻兑现;不是每个朋友,都在身边守候;不是每个日子,都逢良辰吉时。国庆好日子,祝你幸福永不止。佳节快乐,合…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2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