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呼兰河传》这本书讲述了萧红住的这座小城――呼兰河和萧红童年的故事,呼兰河这座小城是荒凉的、寂寞的,萧红的童年是同样寂寞的。

她19岁时逃出了家庭,漂泊在外,这本书中让我唯一感受到快乐的,就是萧红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时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和萧红一起在后园里玩,一起念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

她在里面哪个快活,看见一个黄瓜熟了,抓起来就啃,这时又看见了蜻蜓,便丢下黄瓜抓蜻蜓去了,要睡觉便睡觉,要玩便玩,非常自由。 

还有那家里的储藏室,两间黑乎乎的屋子,里面有无数的蜘网蛛丝,那么多的耗子,可那里却成了小主人的天地,她在里头翻找着,找出了许多“宝贝”,她用小刀和墨汁在墙上刻着、画着,也没人教育她。

她还干了许多傻事:有一次,她们家一只落井了,祖父便把它用黄泥裹起来烤了。萧红十分爱吃。有很长时间不落井了,她便把鸭子赶向井里,这时祖父说不用,直接抓了烤就行了,但小主人不干,她说落井的好吃。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知道了在原来城市里的生活是怎样的了,平平凡凡的过日子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无忧无虑,是我们最向往的一种生活了。 

【第2篇】

呼兰河城,一个不繁华、不富裕的地方。这里的人们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读着读着,总觉得十分安静,他们为了活着而活着,像木头人一样。 

这本书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过去,那个灰色的世界。人们的无知与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个12岁活泼可爱的女孩。就因为太大方不符合这里的规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团圆媳妇,生病后婆婆又想了很多办法让小团圆媳妇好过来。我都不知道这个婆婆到底是讨厌小团圆媳妇还是可怜小团圆媳妇了。越往后读心情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为她愤愤不平。为什么要打她?生病了为什么不去医院?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当时的迷信与待人的冷漠形成的。他们的迷信害得小团圆媳妇生不如死,最后还是被烫死了。作者写出了对当时社会上迷信做法的讽刺。 

通过这些,也反映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们吧!这些来这不易。 

再说说冯歪嘴子吧!他虽然是个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乐观,他一生肯定都是快乐的。他虽然受到别人的嘲笑,但并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当时的人们都是这样,那再也不会有像小团圆媳妇那样的悲剧了。 

当作者写到结尾时,读着读着总觉得很凄凉。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东西似乎已经不在了,似乎又在回忆她和祖父的快乐时光,似乎又在怀念在这儿的种种时光,这里的欢乐,这里的悲伤。 

《呼兰河传》记载了萧红童年时的欢乐与悲伤,感触与同情。 

【第3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乃莹,她生于1911年现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年逝世。她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出身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重男轻女,只有祖父疼爱她。他在鲁迅、茅盾等名人的帮助下开始创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一篇散文诗,共八章。文章写了在作者童年生活中是孤独和寂寞的。小城并不大,总共就那么几条街,那么几个店铺,不用挂招牌就知道是做什么生意的。小城里的人们都过着单调的生活。东二街上有个大泥坑,本应该是居民们出行的障碍,却成了大家的乐趣。谁被困住了,周围看热闹的总是比帮忙得多,泥坑中的故事也成了小城人的话题。除了泥坑外,小城的人们最期盼的便是一年一度的各种节庆,如:跳大神、看大戏、放河灯……小城人是寂寞的,只能在这些固定的、单调的热闹中寻找那已经沉没多时的快乐。在这寂寞的小城中,祖父家的后园是“我”的天堂。在那有各种蝴蝶、蜻蜓、各种花卉和树木,这是“我”寂寞的童年生活中唯一的亮点,留下了“我”和祖父许多美好的回忆,祖父不仅陪“我”玩耍,在晚间祖父教“我”背唐诗,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这些让“我”感到无比快乐和温暖。,后园萧条了,储藏室便成了“我”的活动场所,每当“我”翻出一件旧物时,都会顺带出一件往事,让大家回忆满满。还有老王家的团圆媳妇,因打骂过度得病,而老王家却不请大夫,花大钱请真人和大神治病,最后团圆媳妇在捉弄中离开了世间,看热闹的人也渐渐散去,反映出了呼兰河人的愚昧无知和冷漠……这些写出了萧红孤独和寂寞的童年,而她想要的却只是自由和快乐。 

萧红她用这动人的笔调,在《呼兰河传》中写出了她记忆中的和童年,一个北方小镇单调的美丽和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她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添一点地方色彩,他本身包含这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难怪茅盾在序中写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509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日本人与中国人》读后感_1500字

    《日本人与中国人》读后感1500字 陈舜臣老先生的作品,读了长见识,不读算白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历史中找点原因吧!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所知道的最为让人痛恨的应该…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305
  •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在今年的里,仔细阅读了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人物描绘细腻生动,个性分明,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真是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77
  • 小兵张嘎的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我怀着好奇心看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后,我的心就像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饶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看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嘎…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289
  • 《读懂供给侧改革》读后感_1100字

    《读懂供给侧改革》读后感1100字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回歸方程式中的阿爾法系數變量數據假定,贝塔系数规模资本与市场的供给侧分形结构研究】北京淺埋0815型地下綜合管廊分形結構規劃設…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52
  •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500字

    【第1篇】 相信自己,就能做到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  在里我读了一本童话书《小布头奇遇记》,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想和们分享一下。  小布头…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70
  • 《马燕日记》读后感400字

    《马燕日记》讲述的是在我国宁夏山区有一个女孩,名叫马燕,在上学时,因家里贫困被迫辍学,梦想重返课堂,并在日记里记述了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她的日记中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求学欲望,不得…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