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3000字

路再远,也在身后――读《骆驼祥子》有感

甚是喜欢书页被翻动的静谧,就如一股清清的水在心头流淌;也很喜欢那印刷字体的整齐方正,就像驳船整齐地摆列在港口。我爱读书,爱她那碧波的荡漾,她已悄然在心中绽放一朵文学之花。

又是那阳光的午后,手上捧着一本《骆驼祥子》,一股书香弥漫在空气中,我轻轻地合上书,不禁掩卷长思。

骆驼祥子,祥子倒也符合人的名字,而骆驼,却是他的外号,他和骆驼一般的品质,吃苦耐劳、老实敦厚,可却一样地任世俗宰割,受社会欺凌。

他本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自食其力,选择当车夫,他省吃俭用三年,买上一辆自己心爱的车。可当时军阀混乱的中国,有怎能放过一只潜力无限的小猛虎,终是会把他扼杀在旧社会这个混乱的摇篮之中。他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竟冒险在混战时拉客,却连人带车地被宪兵掠走。他不甘心,掳走了大兵三只骆驼,他也曾想过东山再起,可积蓄却又被孙侦探敲诈。为了车,他吃尽苦头,无奈娶妻,可终是祸不单行妻子虎妞又难产而死,虎妞“爱”的扭曲也演变成了祥子的“悲”。

这一路的起起伏伏,坎坷不平,无情的社会甚至连祥子一星点希望的火花也浇熄了。他所心爱的小福子,却被亲生卖到“白房子”,不堪凌辱而上吊自杀了。他没了心,他的心被无情的社会活生生地摘去了。他沉沦自弃,不再向上不屈;他自私贪婪,不再正直善良。那个怀揣着希望的少年,堕落到了地狱,沦为看人脸色的奴隶。字里行间中透出一种绝望而又阴郁的灰色格调。饱蘸声声无奈的叹息,也浇露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

祥子的三起三落中,也不乏描写到广阔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不乏描写到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凄凉的一生。祥子很悲苦,其它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杂院的孩子被饥饿折磨得瘦骨嶙峋,每天上街捡煤核;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天寒地冻地出来拉车,为了给孩子吃上饭,可最后孙子却死在自己怀里;十九岁的小福子被亲生父亲当作赚钱的工具,甚至无情地卖掉,最后上吊自杀……这更凸显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啊,给人民带来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敬佩,更多的是惋惜与无奈。我佩服他,因为他不同常人,不随波逐流。当周围的人都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时候,他却为了自己的未来,脚踏实地,用汗水来挥洒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为他感到惋惜与无奈,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却最终被世俗吞噬,成为了一具没有思想与情感的行尸走肉。他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目标,浑浑噩噩地度过余生;他堕落了,迷失了方向,成为一只走兽。

祥子有如此悲惨的下场,最本质的原因是当时旧社会的不公平。书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这个社会是吃人的,是不让穷人有出路的。不可否认,祥子自身也有原因,在屡受挫折之后,他放弃了,屡战屡败,越败越挫,最后连挑战的勇气也失去了,一味地堕落,最终彻底沦陷为旧社会的祭祀品。

其实,社会并不一定能改变人,只要他坚守自己,就不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就说那至人无己的杜甫,处于天宝年间,看盛世唐朝一步步坠落,安史之乱,更是给整个唐朝社会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打击,社会动荡不堪,人民苦不堪言。处在那样动荡衰落的社会中,他的一腔爱国热情显得那么地可笑,一个几乎可以说是无品的小官竟然想在国难之中救国,简直就是痴心妄想。然而,就是这个连自己儿子都养不起被饿死的小官,在安史之乱中不畏叛军的强权,勇敢地只身北上,投身新即位的灵武帝。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仕途坎坷、战乱流离和西南漂泊,最后死在了风雨中飘摇的一艘小船上。这样一个出身优渥的世家子弟,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玩弄,大半辈子都在漂泊流离中度过,然而他从未忘记自己要走的路,依旧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年少轻狂,更是杜甫“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不悔初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爱国豪言壮志,杜甫当之无愧!虽然挫折与磨难从未对杜甫高抬贵手,但是历史还是给了杜甫温情的一面。历史铭记了这个伟大的诗人,杜甫高耸的人格魅力让历史的长河熠熠生辉。

我常常在想,到底是怎样的人,才能真正地超脱于所处的社会,不受社会的牵制,主宰自己的命运,走自己要走得路,而不像“祥子”一样被社会牵着鼻子走,任人宰割。现在,我有了答案,或许就是像杜甫这样于世所弃,却又能巍然独立的人吧。

而今,极度黑暗的社会已不复存在,我们生存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但一代代下来,那些执着热情的追梦者也日益剧减,这也正是我们现代的悲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心系祖国、壮志凌云的呼唤,在现代社会已寥然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好高骛远的纨绔子弟。他们之中又有多少曾经信誓旦旦地承诺:把握自己,书写未来。然而,即使没有了社会的打击,他们却依旧迷失自我。社会所给予的游戏等娱乐资源成了他们致命的诱惑,无数的青少年将自己的青春消耗在网游上,沉迷在网络的世界,游戏限制了他们的思想,禁锢了他们的灵魂。

我常常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清明社会,本该不忘初心,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为什么却有如此之多的迷途羔羊。是因为环境吗?不!是因为他们在游戏人生,所以人生也就放弃了他们。他们的惰性将追梦的心,将激动人心的诺言碾得粉粹。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在网络世界迷失自我的青少年,还在网络上掀起一股读书无用论,以期为借口,长期沉浸在网络世界而不受家长和社会的谴责。

所幸的是,我们也不难看到,我们的社会依然存在着很多坚守自我,坚守初心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再次站起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中国首富马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所有人都对他失去希望,他却依然坚守着自己。众所周知,马云高考了3次才如愿以偿地上了大学,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愈战愈勇。

试想一下,若是他当时有一丝的放弃念想,会有如今的阿里巴巴创始人吗?会有如此叱咤风雨的成就吗?当周围的人对他投来白眼,加以讽刺,他没有理会,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也正是他的这一份坚持,才有他如今的成就。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栋梁。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希望我们都能坚守初心。即使像祥子一样于世所弃,也要像杜甫一样坚守初心,巍然独立。我们应该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路再远,也在身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510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魔怪要上学》读后感200字

    这个暑期我看了很多好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书名叫《小魔怪要上学》,故事内容讲的是:有一个很善良的食人小魔怪它从来不吃人,可是,它的最爱吃人了,小魔怪很讨厌。一天,小魔怪捡到了一本书,…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91
  • 《丝绸之路》读后感心得体会

    《丝绸之路》读后感心得体会: 以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往往是以华人视角看待这样一条略带传奇色彩的媒介之路、发展之路。但彼得·弗兰克潘却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丝绸之路。翻开这样一…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8
  • 《资治通鉴》读后感600字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时段,上起周威烈…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5
  • 读《夸父逐日》有感200字

    夸父是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神话人物。他死命地追赶太阳,从不放弃。这种坚毅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起初我认为,夸父是一个不自量力的人,和太阳赛跑,想比太阳跑得更快?不可能!但是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13
  • 读《悲惨世界》有感550字

    【第1篇】 夜晚,温暖的灯光照在我那蓝色的书桌上,合上《悲惨世界》这本书后,一股强烈的感情在心中油然而生。 书中的主角——–冉阿让在饥寒交迫的时…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87
  • 和大人一起读读后感300字

    榜样少年跟党走,红色薪火永相传 —–“和大人一起读”读后感 年轮记录着树的成长,不断变短的裤子,走过的每一段路,认识的每一个字,都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成长中,…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3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