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50字

【第1篇】

“读一本好书,如交一位益友”,阅读带给我的乐趣不仅是学习到新知识,更多的是受到启迪和教育。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小说,书中描述了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圣彼得堡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因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无味的生活而经历的五次历险。主人公汤姆,既让我敬佩,又使我喜爱,读他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天真活泼、自信开朗、勇敢、追求自由的少年,他的性格是我所缺乏并向往的,所以我应该向汤姆学习。

在小说中,汤姆是一个生性顽皮但又聪明、正义、勇敢的人,他的大胆自信深深吸引着我,他不愿忍受束缚个性,渴望追求自由,他和他的来到了荒岛做起了“海盗”。透过斑驳的光象,我看到了一个在教室里安静看书却不时抬头凝望着一旁打闹的的小女孩,目光澄澈中带着一丝向往,不由得揣测:她在向往什么?是渴望与他们一起玩,还是佩服他们不循规蹈矩,敢于做自己,抑或是羡慕他们的孩子稚气,而自己却故作老成?光象渐渐明朗,面目清晰可见,那不正是我吗?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汤姆和蓓基被困迷宫那一回。汤姆和蓓基因为受到蝙蝠的追赶,而在山洞里到处乱跑,见到通道就乱钻,最后迷路了。但在这时,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寻找,可是却没有一点希望。当他们吃完最后的粮食,当最后一支蜡烛燃尽的时候,他们开始绝望了。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勇敢的他们终于还是看到了阳光,找到了希望,成功出了山洞。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明白了一个阳光快乐、开朗、自由自在而充满自信的孩子才是真正快乐的人,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改变自己,汤姆是我前进的指路灯,他会督使我成为一个自信、勇敢而有追求的人。

【第2篇】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他,是一个聪明善良、充满正义的孩子;他,是一个大人眼中的坏孩子。他,就是汤姆・索亚。

汤姆・索亚是一个孤儿,从小居住在姨妈家。但他不像有些孤儿那样自卑,而是充满阳光、自信开朗。汤姆・索亚的童年充满了快乐。他经常逃学去外面玩,还跟伙伴一起划着小船去荒岛当海盗,探寻埋藏的珍宝、追踪匪徒……

我觉得汤姆虽然很调皮,却充满正义。一天晚上,汤姆根哈克贝利・芬恩去墓地时正巧碰上了一起杀人案。事后,真正的凶手印颠乔诬陷是玛特・彼伏干的。汤姆开始不敢说,但在最后法庭审判时他说了出来,但哈克贝利却没有把真相说出来。和汤姆比,我很惭愧,或者说我就是那个哈克贝利・芬恩。我看到了真相,却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说出来。现在我还小,看到的都不是原则性问题,等我长大了怎么办呢?所以,今后我一定要向汤姆・索亚学习,坚持正义。

汤姆也非常聪明。一次,姨妈罚他刷墙。汤姆当然不愿意,他运用自己的才智,耍了个计谋,让村里的男孩替他刷。我认为,汤姆虽然聪明善良正义,但也有个不足,就是他不是很体贴他的姨妈。姨妈虽然经常惩罚他,但那也是为他好呀,而且姨妈也非常爱他,况且姨妈已经这么老了。我觉得汤姆应该少让姨妈为他担心。

虽然生活中常有一些挫折,但汤姆一直有一个快乐的心态。在平时生活中,我也要学汤姆这种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

【第3篇】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从事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每一个孩子就像那蜗牛,只要努力,便可以绽放才华横溢的花朵,但他们可能像蜗牛一样,每次进步只有一点点,只要等待。

汤姆索亚是个淘气包,由波莉姨妈收养。他逃课嬉水抓鱼,装病不去上课,和流浪小孩哈克贝利混在一起,甚至和伙伴离家出走到荒岛生存。可正是这次荒岛生存记,让大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大家以为汤姆他们死了,“葬礼”上缅怀着他的勇敢、善良、正直,仿佛他不曾干过坏事。可当汤姆他们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时,人们在欣喜的同时也对淘气包们的回归有些无奈。后来一次和小天使贝奇的山洞冒险之后,人们才彻底改变对汤姆索亚的看法,之后人们再也不嫌他淘气了,反而夸他是个正直诚实的好孩子。

汤姆索亚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收获成长,也正是这个机会,让汤姆索亚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个好孩子。如同那只散步的蜗牛,用时间和机会创作了更瑰丽的人生画卷。

作为孩子,我们是否可以也像散步的蜗牛一样,尽管很慢很慢,走的路程也很短,但是永不言弃,相信用时间就可以涂抹光彩画卷,终究可以收获成长和进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要小看成长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得很慢,每一步其实都是一点收获,还是成长路上回忆的精华。回头看看成长的过程,会发现,每一步都有意义。

我,也在成长。

宁可当行动缓慢的蜗牛,不要当“速成”的孩子。走得慢点,能欣赏沿途的美丽,能留下珍贵的过程回忆,若走得快了,只有结果,回头看没有回忆珍藏,岂不是没了意思。

【第4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汤姆•索亚历险记》,顽皮可爱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陪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发表作。小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天真活泼,爱幻想和冒险的孩子。在大人们眼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调皮,恶作剧,逃学,这对他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汤姆也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当姨妈为他的调皮捣蛋恼火时,他却用小把戏让姨妈接受了他既顽皮又可爱的个性。他常常会做出让人捧腹大笑的事情:他被罚粉刷围墙,竟使出诡计,让小伙伴都拿出了自己的宝贝,献给了他,并心甘情愿地替他刷墙。先是本为了能刷墙,赔上了苹果,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因为汤姆的几句话,排着队,带着宝贝,想要刷墙了。从中,我也看出汤姆除了贪玩,爱捉弄人外,还有着杰出的领导能力。汤姆和哈克,乔•哈波一起离家出走,逃到荒岛上去了。人们以为他们溺水而死,正在为他们举行葬礼,他们却在教堂门口偷听,又从正门走进去参加了自己的追悼会。

汤姆很勇敢,晚上去坟墓玩,目睹了一场杀人案。他虽然很怕印第安人乔,但为了救出无辜的波特,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挺身而出,主动做了证人,并把坏蛋印第安人乔的名字指了出来。波特得救了!汤姆勇敢而富有正义,真了不起!

汤姆和贝琪在山洞冒险,迷路了,汤姆用自己的勇气鼓励着贝琪,关心着贝琪。在山洞中他发现印第安人乔,断定宝藏藏在洞中。于是,他与哈克再次进入山洞去寻找宝藏……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个顽皮、机灵、勇敢、善良、正义、可爱的汤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第5篇】

在这次的寒假中,我读了一本由马可・吐温所写的《汤姆・索耶历险记》,在阅读之后,受益匪浅。

书中的主人公名叫汤姆・索耶,是一个天真活泼、敢于、追求自由,有着英雄梦的典型式美国男孩。经常干出一些调皮捣蛋、令人捧腹的事。因此姨妈罚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去刷墙,他却会忽悠别人说刷墙是件非常好玩儿的事,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还送礼物给他,足见他聪明机灵。

一天深夜,汤姆和小伙伴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让凶手发现,两人逃往荒岛,连家人都以为他们被淹死了。在家人为二人举行葬礼时,他们却在一旁的钟楼上偷乐,虽然这样看上去,他们并不像个榜样,但是最终为了正义,挺身而出,指证了凶手,拯救了无辜的波特,成为人们的小英雄。汤姆顽皮的表象下藏着许多正能量,虽然桀骜不驯,但知道亲人对他思念时也会流泪。他的勇气也让我十分敬佩,我问过自己,当我亲眼见到一起谋杀时,能否像他一样,勇敢地站出来,指认真凶?

汤姆的童年充满了欢笑与冒险,让我非常羡慕。看完此书,也让我明白尽管生活有许多的无奈,但只要我们内心充满阳光,总会实现自己的梦。微笑面对生活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515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600字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600字! 作者:奇女 文字很舒服,华丽但是不回让人觉得堆砌。 这是一个以西方人的宗教,生活,和世界观的视角来揣测中国的隐士境界,非常有意思。 中国人说的中庸…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33
  •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600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600字! 拿到这本书时,感觉应该是很容易读的故事书,但真正阅读时,或许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还是存在一定记忆难度的,主要是外国人的名字挺难记。 静下心来好好读…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40
  • 《海蒂》读后感700字

    近日阅读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必丽的代表作《海蒂》。作品中的海蒂就像一个小天使,温暖着性格孤僻而内心独孤的,温暖着折翼天使好克拉拉,温…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534
  • 《野风车》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里,我读了《野风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其中的一篇《埋在雪下的小屋》 这个故事讲得是四个小生活在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小村庄里。有一年,他们为了追寻一只白色的小鹿,沿着白色的脚…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89
  • 《雄鹰绝唱》读后感550字

    用生命自由翱翔 ――《雄鹰绝唱》读后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鸟类是轻巧灵动,是风中的精灵,是活泼可爱的代名词,但有这么一种鸟类,它凶猛孤傲,常常挥动着强健有力的双翼在狂风中与苍穹搏击…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43
  • 读之江新语的心得体会600字

    读之江新语的心得体会600字: 伟大的思想不是一天形成的,其背后一定有一个理论上反复锤炼、实践上长期历练的不断升华的过程。《之江新语》记载了这种磨砺,让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