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900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题记

红楼梦一梦古往今来,赚得了多少叹息,多少惆怅,可是又有谁读懂了曹雪芹背后的凄凉 ,午夜梦回他是否会想起自己的年少,想起那大观园的喜怒哀乐,然后轻轻一声叹息,面上平静如初,实则内心百般波澜。

有友人问我,在这本书中 你认为曹雪芹更偏爱林黛玉还是薛宝钗?我轻笑不语,其实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不过是那颗顽石命中的一片浮云,片刻间便烟消云散,干净的不留下一丝痕迹,无论当初发生了什么,都是对的,可如果一旦结束便真的是结束了。

都说红楼梦最著名的便是那一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呀!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言辞,却浸透了作者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迷恋儿女痴情,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味?“荒唐”不仅指作者在书中引出了“炼石补天”“青埂峰”等荒唐故事,而是指出全书描写的当时社会的腐朽,残酷,互相倾轧以至于走向灭亡的道路。这书不仅是曹雪芹对而是生活的迫忆,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讽刺,“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作者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时济世,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做诗人”的慷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世俗 同流合污的傲骨,作者把那块石头称为“顽石”也大有深意。顽石的特点便是棱角分明,执拗死硬,毫不通融。人如果具备这种品格就必然同当时那个黑暗卑劣的社会不相融,那这个社会就一定会排斥他。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解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表明他对人性和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语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挽歌。

作者是以泪和墨写下这本书。作者担心他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百年后世人对红楼梦可谓是褒贬不一,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是无论怎样,认识任何一个事物都必须要有辩证统一的眼光,坚持一分为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但《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576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灵通漫游未来》读后感450字

    读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后,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未来市的交通工具千奇百怪,功能多种多样;建筑同样神奇,有“抽屉”大楼,“太空宾馆”,还有“湖底研究所”等。科技之发达令人震惊…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10
  • 《心是莲花开》读后感600字

    读季羡林散文《心是莲花开》有感 人生就像是一只万花筒,五彩缤纷,包罗万象。人生漫谈,犹如静观万花筒的万象,这其中包含了季羡林老先生对人生的许多感悟。 如果说人生经历的事情是一场场游…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07
  • 《汪曾祺小说选》读后感600字

    与君安坐吃擂茶――《汪曾祺小说选》读后感 近日无大片空闲, 只得谢绝一切长篇。 独留一本《汪曾祺小说选》, 摆在床头, 入睡前翻看一至二篇。 汪先生的故事, 多是写些小人物.。《异…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01
  • 读《金珠和银豆》有感400字

    金珠和银豆,中国和朝鲜,一个隔着鸭绿江的,却怎么也隔绝不了。 乞丐出身的豆豆(银豆),小的时候,他的就被鬼子的洋狗咬死了。跟着在到处是鬼子的街道里要饭,小小的心中充满了仇恨。最后被…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602
  •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性的关键期》读后感600字

    有时候,读一本好书,胜过行万里路,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能静下心来,泡一杯好茶,认真阅读这本和每个家庭的未来息息相关的好书,着实感到十分幸运――感谢刘,推荐这本书给…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25
  • 读《雪域豹影》有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叫《雪域豹影》的书,里头的内容感人肺腑,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一部雪域高原上的生死传奇,一曲悲欢离合的赞歌。 这是小说大王沈石溪创作的小说。讲述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