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作文450字

【第1篇】

“半部《论语》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闪光的语言光照古今!不必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代枭雄蒋介石,对它情有独钟,就连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远的影响也不胜枚举!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道理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吗?孔子说的这句深刻而又蕴含哲理的话,告诉(用词不准,建议改为:不外乎告诫)人们修养是如此的重要。修养好像花儿在寂静中开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里结实。

前苏联华西列夫斯基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在别人眼里,他似乎没有什么特长,但为什么会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而立于不败之地呢?

因为司令部在集合开会时,他总会第一个到,然后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敌人应在什么地方出现,我军现在在哪?如何挡住敌人的去路,而将他们一网打尽?他在那似乎总是在自言自语,到会的人都说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自言自语一定是发疯了。

华西列夫斯基听到大家的非议后并没有生气,依旧在那里想着大事……开会时让他发言,他一会说这儿,一会说那儿,云里雾里,在坐开会的人都听得稀里糊涂,斯大林来回踱着步子慢条斯理地说道:“坐下吧,我亲爱的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说了,还是让我来说吧!”斯大林把战争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听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原来,聪明的华西里夫斯基早在开会前的自言自语,就已经把重要的信息,神不知鬼不觉地传到了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吸烟、思考的斯大林的耳朵里,他不怨恨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这不重要。只要斯大林明白就可以了!

就因为华西列夫斯基对别人的指责不愿恨,才没有使自己在政坛上树敌过多,又得到了领袖的赏识,才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成就了他光辉的的一生!修养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只要你永远拥有它,你的人生就会拥有一道亮丽的线!

【第2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我们祖先在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算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论语》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  

在《论语》中有这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强调了我们要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的温习都要有新的发现。虽然温习看上去很难,但是只要你换一个思路想总是会有新的发现的。孔子的学习方法不管古代还是现在都通用。而且现在很多也在让学生这样做。就这样只阅读一句,我就受益匪浅。如果那些对古文都不屑一顾的人都知道古文这么有用,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甚至还会对古文一句一句的品读与赞赏。  

在《论语》中还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告诉了我们要尽孝的方法。孝顺原来不仅表现在口头上的关心和尊敬老人的行为上。还要在品行和为人上面遵循的志向与意愿。像这样的道理还有许多许多,说都说不完。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可以使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第3篇】

里我又把《论语》读了一遍,想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上网查了它的由来: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工艺或者手艺的人,要想把事情做好,做精致,该先把准备工作做完善,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打个比方应该就好理解了。张三和李四都要上山砍柴,但他们的斧头都比较钝了。张三没有理会,拿着斧头就上山砍柴去了。但因他的斧头不锋利,所以砍的全是细小的木柴。李四就不同了,他不急着上山,先坐在磨刀石旁把斧头磨好了,才去砍柴。结果,一路上破势如竹,砍了好多粗大的木柴。

到太阳下山时,张三只背了一小捆的柴,但李四却背着好大一捆的柴下山了。可见,做任何事情前准备工作很重要。

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也明白了要完成一件事,一定要事先进行筹划、安排,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631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笑猫日记之云朵上的学校》读后感400字

    这周我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之云朵上的》。 这本书,说的是在高高的天边的云朵上有一座,说得是许多做噩梦的孩子和一位仙女来到了云朵上的学校,在那里发生了许多事情。 仙女在中给孩子们上…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93
  • 《飘》读后感900字高中

    绽放在乱世中的玫瑰 —《飘》读后感 这是一个来自十九世纪的美国故事。 书封的剪影中,火红的夕阳下,少女身着碧绿色的荷叶裙,粗犷又娇柔的面孔上尽是坚信与希望。她的脚下,有…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36
  • 读《围城》有感400字

    读围城有感400字: 文/贾旺。钱钟书先生是我喜欢的一位文学大师,他用文字在《围城》里写出了你和我。《围城》里飘散出来的一句话,我想就是: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着认同感和归属感。我想…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4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感受600字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海伦.凯勤写的自传。海伦凯勤出生在美国南部,2岁时突发猩红热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残疾儿…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28
  • 《深度工作》读后感2000字

    前期,这本书每天一点点的看,缓慢而艰难,说真的是云里雾里的,就看着不停换着名人的名字证明深度工作有多好。但现在回头来看,这简直是学术论文,思路清晰,论据充足,对深度工作定义、好处、…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3
  • 了解昆虫的一生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一部不朽的著作,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应社会人生。 1823年,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方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3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