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氧气的制取”考点解题方法技巧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综观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药品选用;二、实验装置;三、操作步骤;四、气体检验;五、结果分析。

  一、药品选用

  例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解析: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由于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是氧气和水,对环境无污染,加之过氧化氢本身无毒、无害,故相比之下,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更符合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

  点拨: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给信息,理解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含义。

  二、实验装置

  例2: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用装置是_______。

  (4)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觉得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同种气体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因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应选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因过氧化钠是固体,水是液体,二者常温下便可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选A或C作为发生装置。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故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就得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原理上看,A和C是同一类型的装置,但A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滴加液体的快慢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答案:(1)锥形瓶,酒精灯;(2)B,2KMnO4

  K2MnO4 + MnO2 + O2↑;(3)A、E(或C、E);(4)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5)便于添加液体反应物,控制反应速率。

  点拨:初中化学中制取气体的典型发生装置有两套,即固体加热装置和固液反应不需加热装置,究竟选用哪种装置制取气体,由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由气体的溶解性及气体的密度决定。选择时要紧扣实验目的。

  三、操作步骤

  例3: 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氧气制取和收集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往试管里装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前要先给试管预热

  C. 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口移出水面

  解析: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是取得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实验安全的需要。无论制取任何气体,都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只有在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才能加药品。加热后,试管中原先含有的空气首先逸出,若收集过早,得到的氧气不纯。实验结束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槽中撤出导管,此时温度降低,试管中的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会倒流入试管,致使试管破裂。

  答案:D。

  点拨: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颠倒先后顺序。学习中要善于总结、归类,如制取气体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药品,刚开始产生的气体一般不宜立即收集等。

  四、气体检验

  例4: 小雨对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的“便携式制氧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和所用的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雨用过碳酸钠固体和二氧化锰做如下实验,请你一并参与。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可用于制取氧气。

  【设计与实验】

  (1)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上图中所示的仪器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

  (2)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法收集。

  (3)如何验证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简述实验操作与现象)____________。

  解析:气体的检验方法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其他物质燃烧得更旺,因此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检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答案:(1)ABCFG或ACEG,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2)不宜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排水;(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点拨:解答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本题中尤其要注意气体的验证与验满是两个不同的操作。

  五、结果分析

  例5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只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可见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__。

  (2)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气泡明显增多。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用控制变量法可以解决多变量的复杂问题。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某个变量的影响时,只改变这个量的大小,保持其他量不变,确定这个变量的变化对问题有何具体影响,从而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

  (1)在加入等量的同种催化剂(MnO2)后,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氧气用15%的双氧水所需的时间短,可见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向等体积同浓度(6%)的双氧水中分别加入MnO2粉末和CuO粉末,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放MnO2粉末的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MnO2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更强。

  (3)用6%的双氧水做实验,温度升高,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表明温度越高,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大,即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越多。

  答案:(1)双氧水的浓度;(2)催化剂的种类;(3)温度越高,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越大。

  点拨:在掌握氧气制取的基础上,要学会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当实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应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加以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637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720分学霸总结的5个学习方法,太实用了(建议收藏)

    世上没有笨学生,只有学习方法没找对的学生。 为什么有的学生除了上课,平时不怎么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而有的学生每天挑灯夜读,成绩还是不理想。 这是因为学习方法没找对,一个对的学习…

    学习方法 2020年2月1日
    1.1K
  • 定语从句的用法讲解

      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的重要语法项目之一,它的结构和用法比较复杂。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有效地复习定语从句呢?   [定语从句的种类]   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种。限制性定语从…

    学习方法 2022年7月30日
    181
  • 初三中考前化学如何复习效果好

      初中化学复习策略复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记忆、加深理解,那么,究竟初三中考前化学如何复习效果好呢?下面请随答案网小编来看看…

    学习方法 2022年7月30日
    101
  • 这些学习方法,让你事半功倍

    学习成绩好的人不是因为偷偷在被窝里多看了两个小时的书,也不是考前疯狂刷刷刷。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学霸们都有自成体系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中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方法 2020年2月1日
    744
  •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推荐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每天25分钟,只要5步,在家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英语的根基,始终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学习方法 2022年7月30日
    93
  • 提高写作水平的15种方法,这么好的方法你都不学?

    于老师说 写作文不仅仅是对我们平时积累的考验, 也是对我们写作策略的考验, 同样的素材, 大家写出的作文不一样, 因为方法不同。 所以, 方法学起来。 1、读优秀作家的作品 这是显…

    学习方法 2020年4月2日
    7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