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的浪花冲刷走了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诗却如磐石般沉淀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收集了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每每诵读,都加深了我对诗歌、对古人、对历史的感悟。

读诗要有三品,品色、品温、品韵。读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们一起先看颜色:绿的酒,红的火炉,黑的天,白的雪,四种颜色呈现在眼前,能说不美吗?再看温度:酒本来是冷的,却被火炉加热了,虽说天快,却让人感到一股暖意。最后看韵律:新酒上的泡沫像绿色的小,小火炉上的火苗也在跳动,静中有动,整首诗仿佛有了生命。

唐诗的美还在于它的精。现代文章、诗歌的篇幅较长,文字比较华丽、饱满。古诗则不同,虽然大都只有二十多字,可是字字珠玑,所以读诗要细。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诗,“潜入夜”“细无声”六个字让人感觉到的君子风格,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的儒者风范。

为什么这么精简的文字却能深入人心呢?那是因为古人的诗也是源于生活,读诗也就是读生活,诗里有人生、有道理。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惜时;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相思;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别;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重逢;有“江流石不转,遗恨失东吴”的惋惜……

唐诗的美无以言表,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它是读诗人的心跳与呼吸,也是读诗人行走的步伐。

【第2篇】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我爱它静寂的低吟;爱它平静而深沉的细语;爱它带给我的触动和震撼;爱它一字一句间洋溢着的种种情思。我想生活该是将所有的话都藏在了书中,以一首诗的方式真实存在着,灿烂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杜甫的一首《望岳》让我懂得了登高方能望远,居高方可离临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格调清新,明丽悠远的意境,享受着春光沐浴的生活令人向往一首催旺让我见识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端起饭碗的时候能想到每一粒米都浸透着农民伯伯的血汗,让我时刻珍惜着、爱惜着每一粒粮食“四海无闲田,农夫有饿死”,让我了解到了当时的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哪现在我们的生活尽享繁华三千,阳光,午后,香茗,三餐,诗和远方。

唐诗几字成句,朗朗上口。犹记的咿呀学语时,便每天教我背唐诗我确是摇头晃脑的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诗句张口就来。唐诗遣词造句,令人回味,至纯至美,包含深情。唐诗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出人们深厚的情感,用精炼的文字揭示出深刻的社会哲理。越是深入了解唐诗,越感觉唐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让我精神愉悦。

《唐诗三百首》因为有你的陪伴更加美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705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有感600字

    今天,我读完了《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有感而发。 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自私的亨利・休格很有钱,他每天都到赌场去打发时间,自然也认识了许多有钱的。有一天,亨利・休格到家去玩。一进屋,…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235
  • 《我不》读后感赏析1500字

    《我不》读后感赏析1500字: 善意能够帮人捕捉并建立起独特的幸福感。“我不”是一种善意坦然,也是一种善意的随缘,更是一句善意的自省。大冰的作品《我不》是由一个个独立人物的故事汇集…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9
  • 《尖端科学–改造生命之河》读后感300字

    我最近看完了《尖端科学–改造生命之河》这本书,这本书使我大有启发。 这本书是由美国卡洛斯集团出版,主要描述了人体以内的血液,以及血液成分,还有关于人类生命的话题。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12
  • 阅读是一种宗教读后感500字

    曹文轩先生说“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05
  • 朝花夕拾读后感12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1200字: 茶未凉,温度流连在小桌上。半盏清香,氤氲了朝夕过往。窗帘的木质边框,镌刻着一棵树睡着的容光。我坐在桌旁,浅浅地读着《朝花夕拾》,顿时思绪万千。 捧起…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8
  • 《美国陷阱》读后感1000字

    作者:小忆 1.打着“反腐败”的正义之旗,实则隐秘的“经济战争” 以“反腐败”的名义,迫使大型跨国公司向美国缴纳巨额罚款。更有甚者,像阿尔斯通一样,被迫出售重要战略业务。不仅阿尔斯…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