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翻译及原文(小石潭记的赏析)

小石潭记翻译及原文(小石潭记的赏析)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749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于谦的简介资料(于谦的一生简介介绍)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明史》评价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董其昌称赞他说:“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

    美文 2022年7月5日
    287
  • 形容人成长蜕变的诗句(成长蜕变的励志的句子)

    今天已经是2021年8月28日了,离开学的余量已经不多啦,成长是一篇等待谱写的乐章,生活的历程里有我们谱写出的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乐符。今天整理了一些关于成长的古诗句,希望大家共同勉励…

    美文 2022年7月1日
    790
  • 关于逛商场看美女保持心情愉悦的说说 逛商场心情愉悦的句子

      一)逛商场伴随着音乐很享受这一刻。时光里有花心情愉悦。   二)前段时间在淘宝买了唇釉,过了几天才发现填的是学校的地址,给我气的够呛。不抱希望的找客服修改地址,今天收到消息说快…

    美文 2023年1月28日
    61
  • 思乡精彩段落

    思乡精彩段落   “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学习啦小编为你准备更多思乡精彩段落,欢迎阅读!   思乡精彩段落(…

    美文 2023年1月11日
    37
  • 青年人的花的迎接诗歌

      青年人的花的迎接   - 归尘   呜呜的风在轻舞   我的道旁小花,微微颤,轻轻抖   哦!我那热情!   哦!我乡土的歌谣!   看!我轻盈的体态,我并之双足跳舞!   哦…

    美文 2022年12月7日
    53
  • 写春节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春节的古诗10首)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在清代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辛亥革命以后改称“春节”。元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饮屠…

    2022年7月12日
    1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