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镜子,看透自己――读《自画像》有感

画家的往往都不美,如中国的徐悲鸿、潘玉良,外国的佛里达、伦勃朗、梵高……这些名人的中,也许精神未见抖擞,神采缺乏奕奕,但他们抓住的却是生活中某个刹那的自己,深邃、怅然、飘逸、空灵,虽不惊艳却意有所指、表达清晰。那是一种并非世俗的美,他们能够看透自己,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才活得深刻。

这,又是雪小禅的一篇散文作品――《自画像》。

曾经,我不明白梵高为什么要割下耳朵后再为自己画像――直到看懂这篇文章。由于阅历尚浅,或许我并没有画家和名人们悲欢离合的人生体会,但内心却有了小小的顿悟:我需要看透我自己。

我们这些小女生,半谙世事、似懂非懂,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成熟。之间相处表面上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其实谁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暗自里也经常与他人相比较,老是想为自己博来所谓的“面子”,都渴求自己能够多一些成就,多一些名气,以便于众人眼中有更高的地位罢了。这样的想法很普遍,也有它的励志之处,可以让们加倍努力,你追我赶,在比较中彼此进步;但也有反向作用,过度的好胜心或许会渐渐演变成妒忌心、猜疑心,让本应单纯友爱的同学情渐行渐远……其实,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镜,正己衣冠、束己言行,把自己看透,不去恶意竞争就不会因妒生恨。“与人无争,于世无求”,大概就是人们看透自己的最高境界吧!

想一想,我们到底有没有站在镜子前,直视镜中的自己,细细打量,看透他,找寻他的优点或缺点?没有吧。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会对别人的形形色色指手画脚,对别人的缺点失败如数家珍,但总是看不见自己的短视和不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拥有自知之明才最重要。所以,我一定要看透我自己,去明白我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只有自我认知,立志于心,明确努力学习的方向,才会用淡然的心境去看待别人,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我想给自己也画上一幅自画像:如果在过去,我会画一个穿着水晶鞋的婀娜女孩,长发披落腰间,粉红的梦幻公主裙套在身上,正举起杯,故作优雅地小口啜着茶,背后华丽的房间里还有一大堆可爱的玩具娃娃;可是现在,我却只想为自己画上一件普通的白衬衫,一条浅蓝牛仔裤,背着行囊走在旅途中,微笑着眺望远方的,眼神平和而淡定,有信念,有慈悲,还有希望。这样简简单单,足矣。

《自画像》一文给我的感触良多,耐人寻味。面对人生的明镜,我们只有看透了自己,才知道怎么努力,不是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754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AI.未来》读后感500字

    《AI.未来》读后感500字: 一直以来,我对AI的认识都停留在科幻电影的虚构情节、或者新闻报道里面,对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知之甚少。 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智能应用已经不断影响到我们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17
  •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600字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600字: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第一次看到这时还未读过这本书,但这句话就像是自由、理想和现实撞出的火花点亮在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5
  • 《超级机器人芭芭拉》读后感400字

    读《超级机器人芭芭拉》有感――大爱父母 中我读了《超级机器人芭芭拉》这本书,此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故事是《超级机器人芭芭拉》,故事里的主人公童童的父母是科学家,由于工作原因不能陪…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241
  • 我听见种子在唱歌读后感450字

    种子的歌声 这个我读过的书中,我最喜欢安武林文集中《我听见种子在唱歌》这篇文章,文中写的是当空气里还有些寒意,光秃秃的树木还在瑟瑟发抖时,种子在世界某个角落的土层下面开始唱着不同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5K
  • 落花生读后感400字

    做一个有用的人――读《落花生》有感 当我读过许地山的《落花生》这篇文章后,感觉到真是受益匪浅且感受颇深。它留给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美,更要追求心灵美。 这篇文章的主…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91
  • 《四个聪明的兄弟》读后感400字

    学习一技之长――读《四个聪明的兄弟》有感 《四个聪明的兄弟》讲的是很久以前有一户贫穷的人家,夫妻生了四个儿子,儿子长大以后,穷人想让他们学点本事摆脱贫穷,他对他们的儿子说:“亲爱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2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