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读后感2000字

周六再次品读《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其中林黛玉教香凌学诗这一段最吸引我,觉得黛玉不仅是一位好,而且觉得她的学诗的理论对我们的书香建设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话说香菱姑娘进入大观园潇湘馆,结识了诗社第一才女林黛玉。见面,勤奋好学,热爱读书的香菱姑娘对黛玉便笑道:“我这一进来,也得空儿,好歹教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大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于是大才女正式收香菱姑娘为徒教诗。在简单的讲述了一些基本的做诗技巧与基本规则后,黛玉告诉香菱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瘐、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诗翁了。”从黛玉给香菱列的书目来看,至少有上千首诗。黛玉没有教给香菱多少大道理,只是列了个书目,让其读。阅读量可谓不小,并且给她列出书目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有层次的阅读经典。那么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不也是提倡让学生广泛阅读吗?对我们不是也很有启发吗?胸藏万卷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积累,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很难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香菱经过广泛的阅读后终于有所成,得到诗社众姐妹的一致称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首先,作为,我们要广泛的阅读。要给学生一滴水,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章中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教育是一项技术也是艺术,要掌握这一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苏霍姆林斯基又说:“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用权教科书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作为教师要热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第一需要。要让学生喜欢书籍,亲近书籍,教师必须是读书的爱好者。在学校应形成这样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氛围、风气。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只有有了书,只有有了师生热爱书籍,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这个学校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学校。

作为学生在学校期间,更要热爱读书。培养读书习惯,为人生成长奠基。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孩子一生成长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视,在“教学建议”中,就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阅读面窄,知识面狭隘,人文素养不高。学生在校期间除了阅读几本教科书,做题之外,很少读书。一是学校无书可读;二是作业繁重,没有时间可读;三是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阅读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我县教育局发起:“读书伴成长,书香漂古绛”行动,联系县图书馆,提出“六个一”读书工程,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时间可读,培养阅读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提出: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成就未来。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局局委会为什么这么重视孩子的读书问题?为什么要大力倡导书香校园建设?这是为孩子的成长负责,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孩子的人生成长奠基,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为了一切人,是为了人的一切,一切是为了人”

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来讲,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阅读更来迫切和必要。也许会有的人说:“课本都学不好,还哪有时间读课外书?,这不是给孩子增加了学习负担吗?”非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见,阅读不仅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会更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并且还能解决我们最头痛的学困生问题。因此,我们要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文学书籍。通过阅读来改变他们,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补课,没完没了做题来挽救他们。

黛玉教诗,香菱学诗最终有所成,就是香菱有了广泛的阅读,有了“这些人做了底子”,腹有诗书,才让香菱在才女芸集的菊花诗社占得一席之地。作为新时代的广大教师、学生更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读书积淀底气,打造灵气,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来充实我们的心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796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干校六记》读后感600字

    大时代的小情怀  ――读《干校六记》有感 方伊冉 2016年4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想必无数读书人心中猛得一抽。于2021年的假期,觅得些许时光,翻开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322
  • 《雷锋日记》读后感800字

    《雷锋日记》读后感800字: 雷锋,是一个名字,是一个无时无刻被我们缅怀的人的名字,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奉献精神。 3月13日,国内客运党支部开展了读“雷锋日记”主题党日活…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77
  • 取经艰难——《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取经艰难——《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倩玲小语: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临,班里的孩子最近都有点小兴奋。其实我这个大朋友也盼望着这个歌如潮花如海的幸福时刻的到来,更盼望着所有的孩子在亲…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51
  • 《乌塔》读后感550字

    没有勇气就没有一切 ――从《乌塔》想到的……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不禁愣住了,心中感慨不已。一个14岁的女孩,独自一人游走四方,竟把足迹遍布了大半个欧洲!这可是何等勇气,令人勇…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01
  • 《飞夺泸定桥》读后感40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199
  • 《活着》读书报告1000字

    【第1篇】 夕阳西下――那孤身的老人  《活着》读后感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眼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的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2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