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这个,我读完了整本《亲爱的安德烈》,其中《给河马刷牙》《两只跑得慢,跑得慢》这两章令我感触颇深。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觉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吗?”其实要看你站在哪一条跑道上。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会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大树和,就平庸吗?书中举了个提摩的例子:他从18岁开始失业,到41岁还在失业中。那么大了还没有工作,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没有结婚,没有家庭。每个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每天为了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与其为了金钱和名声成为工作的俘虏,不如找一份能充分体验生活的工作。

龙应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很多读者回信说自己就是在被迫谋生,我相信我身边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谋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义呢?

不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寻找自己安适之所在,那还谈何“平庸”?“平庸”是跟别人比,我们的终极负责对象是自己,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平庸”与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快乐。这样看来,小草平庸吗?答案肯定是“不!”了。

【第2篇】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意识到我这样的做法是强行让我的意志凌驾于孩子意志之上。尽管,我的做法是对的,孩子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她仍然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她的错误习惯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差到无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着她的老习惯。《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意识到其实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我说,你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灵魂的对接。而这对接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他体验和参与。而不仅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当初为我选择的路,因为我们让我体验,参与,而是让我直接按着他们的路线行进,使得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痛苦。而今,虽然和父母违背我的梦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实犯的错误和我父母为我指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要改变。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这本书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次对不同文化和背景学习和体验。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学,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第3篇】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结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他们也渐渐的渐渐的失去了共同话题开始变的冷淡,不在无话不谈,有了秘密,开始注重隐私,吵架争论开始变的家常便饭,一切的一切我做出的解释只是一句青春期。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家书,龙应台想认识18岁的安德烈,这个她无比熟悉却有显得陌生的“儿子”。18岁的安德烈对这样的母亲也做出了回应。他们的书拯救了许多的亲子关系。龙应台认识了18岁的安德烈也让那个时代的人了解了18岁人在想什么。现在与过去,所以家庭面临着同一个问题,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

这本书于我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无法否认我有着和所有人一样想法,我觉得父母无法理解我的想法,而这本书告诉我或许是我从未想让他们了解我的想法,连一句解释都未曾有过。

小女子不才,独爱书与歌。“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亲爱的安德烈》,就会想起我的父母,我认为歌与书是分不开的。

我看书喜欢放一首轻音乐,我的情绪带入就会很深。安德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龙应台不是迂腐的老人,他们即使不和也知道对方是爱自己的,亲情很神奇很美好,每每看到他们的信,都让我想起我的父母,我们都是爱彼此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龙应台与安德烈敞开心扉的对话让我有些羡慕。

他们渐渐了解过程也让我跟着开心,龙应台的不甘心让他认识了18岁的安德烈,受过教育理智的安德烈愿意了解爱他的母亲,俩个人的努力让他们之间的误会渐渐减小,渐渐体谅。我开始试着了解我的父母,试着用他们能听懂的方式解释我的想法,我们之间不如从前僵硬。

我想也许这本书想说的是“诉说”诉说内心,诉说真实,诉说“我爱你”。

他们很幸运龙应台找到了正确的方式认识18的安德烈,安德烈愿意参与。《亲爱的安德烈》是“人生三书”之一,是我最喜欢的。它让我明白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努力,而另一个人不去回应,不去理睬,那么无论努力的那个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结果。感情这种东西不是一个人努力了就可以了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971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德育学堂战“疫”观后感300字

    通过观看德育学堂,我认识了三大医护人员,了解了疫情期间的武汉。三个大医生分别都救过很多人,第一个医生会用本子记录;第二个关爱病人,第三个爱护母婴。 通过让我们听德育学堂,我知道了文…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94
  • 阅读《乌塔》读后感500字

    阅读《乌塔》读后感500字: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文中的乌塔年仅14岁就能独自一人去欧洲游玩,她的勇气是十分值得我们敬佩的。这种事对于许多人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中国…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8
  • 《这个暑假不一般》读后感400字

    诚实无价 这周,我把《这个不一般》这本书读完了,今天就让我带你们走进其中的一篇文章――《多了40元钱》,一起去看看吧! 有一天,多多去给吉米花送菜,没想到一直计算那么好的多多也有大…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487
  • 宋江,你在想什么呢

    那日定是乘兴酒醉,才让你吐露心声。浔阳楼上正好,那浔阳江水流过,激起了你心中的水花,久久难以平息。酒入愁肠,你提笔挥墨,在墙上先题一首(西江月),写下此时心绪,是不甘吧。你大笑,风…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54
  • 《小说里的侦探社》读后感400字

    在这个快乐的里,我的好借了我几本新书。我对这几本书爱不释手,特别是《小说里的侦探小说》这本书,我更加爱不释手。 这本书里的主要人物有:小作家田晓蕊、张俊杰、廖琪瑶、王雯静、杨阿姨、…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203
  • 《零售心理战》读后感_1800字

    《零售心理战》读后感1800字 全球最大便利店连锁公司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的零售经验,为您讲述洞察顾客心理的成功秘诀。 全书的主要点为: 一、不要为顾…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3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