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孝之本,郑氏之谓――观《郑义门》有感600字

纵观千百年来的清官勤俭,过目不忘的是那三千多人聚于一堂的江南第一家――郑义门。

“家风正,则民风正;家齐,而后国治。”郑氏子孙十五世同堂,从不争论,不论分居。郑氏家长以法持家,管制着食指三千,秩序井然。毫不混乱男聚于同心堂用餐,女聚于安贞堂饮食。每人都具有义孝的本质,媳对婆婆必须敬候,从不为婆媳关系而烦恼。郑氏的家规家训更是十分严谨的,郑氏家风正,而先治家后治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看了《郑义门》电视剧之后,让我知道了法是家规,郑氏父母训儿女从不宽容,而是使其刻骨铭心,铭记于心。这句话说了:天下之事,困难的并不是成立这个家规,而在于要执行。郑氏子女若偷盗、赌博、欺骗是一定要受重罚的,父母也不会于心不忍,因为要教儿女成大器,必须执法。哦,这又让我懂得了树家风、立家规的重要性。

“齐家者,以仁德教化;以法纪规范,不司偏废。”第8世的同堂郑氏家长郑濂,有句话说:“郑濂当家,则员而任。”郑濂正是这样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以法持家,大公无私,常视一家,如一身也。他本对“家长”这个职位一躲再躲,但是出于大家的信任,最终以大公无私的品质治家,并且得到了当今皇上的认可,并给郑家题词“孝义家”。哦,这又让我懂得了家风、家规对一个个家庭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惟碱,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郑家子孙从小勤俭,未到二十五岁不穿丝绸锦装,妇女不可穿戴首饰,贵重物品。探远方亲戚不可坐车,要步行,不到逢五、十日不可吃荤,只得素。家长说:要从小让孩子知道农民的贫苦,学会勤俭,学会惜福。

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家规,如钱学森家的家规是:“无论贫富,都要让孩子上学。正是因为这样,钱家三个孩子都荣为博士。《郑义门》这十二集短短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了一句话:义孝之本,郑氏之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972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老舍《茶馆》与《龙须沟》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老舍《茶馆》与《龙须沟》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老舍是当代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家,他不仅写小说,也写话剧剧本。《茶馆》和《龙须沟》是他最著名的两部剧本,因为剧本都比较简短精炼,所以出版为书…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31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_700字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700字 真是黑白颠倒啊,困而不寐…… 前几天和老爸讨论我目前的这个“五年规划”,他说你胆儿肥的是在效仿国家政策吧,我说还真是,知女莫如父,一个人不管他…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96
  •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600字

    【第1篇】 鹅黄色的封面上,几支蒲公英随风飞扬,上面齐齐地印着几个大字――《林清玄散文集》。翻开书页,阅读着一个个细腻的文字,饱含着一个作家纯善而不被这浑浊世俗污蚀的心。他的文字如…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15
  • 《夏娃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夏娃的觉醒》读后感1000字: 写在前面:没课的一天下午,我正在阅读着《夏娃的觉醒》这本书,这时候大学时期的室友给我发来了一条消息,她目前在一所高中的咨询室工作,刚开始是在探讨着…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55
  • 《稻草人》读后感450字

    【第1篇】 里,我读了叶圣陶写的《稻草人》,里边有许多好看的童话。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古代英雄的石像》。 这本书讲的是:从前,有一位雕刻家,给一位英雄雕像,石头上的小石子成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66
  • 《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600字

    灵魂荡涤之旅 经人推荐,买了一本《精神明亮的人》。我是不太喜欢读一些杂文集的,可眼前这本书,它赋予我的快感,让我在感动之余,甚至涌出一股感激,一股极度亢奋和深深满足后的感激。一切都…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3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