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琼《雪屋记》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

【原文】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 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译文】

吴地有个叫徐孟祥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写文章,志行高洁,居住在光福山中。跟从他学习请教的人很多,他的声名悄悄地传遍了郡地。有官职和做过官的人来西山游玩,一定会去他家拜访。孟祥曾经用几根圆木条搭建屋架,上面用白茅草盖着,不做华美的装饰,只用白色的泥土粉刷内墙,看起来好像雪屋一样。(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范阳一位姓卢的亲戚用古时的隶书给雪屋题了匾额,与孟祥交往的士大夫,用诗来歌咏它,让我为它作一篇记。

冬神掌管时令,草木消褪凋零,深冬的季节,天地之间聚积的冷空气,潮湿就会下雨,再遇寒冷就会下雪,雪缓缓地落下,千里之地都变成了白色,山林大地遍地覆盖,万物都被埋没看不见了,难道大地的生机不是几乎都停止了(吗)?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淹没的雪中。所以冬至的节气,出现在小雪之后,大雪之前,多次雨雪天之后天气会放晴一次。因为这个(原因),十二月有雪下,那么来年春天就会有收成,人也不会有生疹子的担忧。这时的雪,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颜色洁白而值得我们推崇,大概还有孕育生机、消除灾祸的功效在里面。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安家,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圣明的人建造房屋来居住,是希望免去(树居和洞居)这两种情况的忧患罢了,房屋刚开始出现时,不曾有后世华丽奢侈的装饰。孟祥学习古人读书,用白色的茅草建造房屋,不用华丽的装饰,难道孟祥是古代的人吗?现在又加上下雪,难道也是在表彰他高洁的志向品行吗?难道仅仅是这个原因吗?孟祥隐匿在深山而不被当世所用,处境艰难地位低下就像冰雪交加的寒冬;等到他把善行推及他人,有了建成房屋的打算,却又做得并不干脆,又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一样),把屋命名为雪,难道不正确吗?至于打开这座雪屋所能看到的雪的样子,就从各位作者的描述中看得到,我没有空闲多加记录了。

【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 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

【答案】A.

【解析】A项“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中的 “ 造”是“造访”的意思,根据语境代入检验:雪屋的主人是徐孟祥,缙绅大夫只是来拜访他的雪屋。如果一个文言实词的解释是它最常见的现代汉语的组词,那么它十有八九是错误。这儿的造,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便是“建造”,再回归原文,“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建造房屋的是“孟祥”;而“相从而学问者甚夥”提示我们有很多人前来问孟祥学术上的事,故而此处“造”应为“拜访”之义。“韪”字属于陌生字,借助熟语“冒天下之大不韪”可知“韪”翻译为“正确”是正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

A.而 因 之 B.则 为 所

C.以 乎 之 D.且 于 所

【答案】C

【解析】“以”与“而”的用法作连词可以相通;“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引出对象;选C项。以,表目的是对的。“二者( )患”最后一个是“之”,助词。前文是说太古人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在地下挖穴,这两种情况都有不利的地方,所以就造屋来居住,希望免受上面两种情况的危害。结合上下文可知“二者”为“巢于木”“处于穴”,“患”为“危害”,全句翻译为“圣人建造房子来居住,只是希望避免在树上、在洞穴居住的危害而已。”由翻译反推,第一空应填表目的的虚词,排除B.C.D ;“免乎”等同于“免于……”,正确;“二者之患”翻译为“二者的危害”;故确定答案为C。本题考得灵活新颖丰富,一道虚词题考了9个文言虚词,是本卷的最大亮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答案】D

【解析】先看对称,“如”与“又如”对称呼应,两处都应断开,排除A 、B;再看主谓:“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中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表结果,前后均做谓语,不应拆开,排除C项。最后确认:“而有成物之心”是指的有建成房屋的打算,中间不能断开,所以选D。古文断句,最基本的依据还是句子结构,一个分句一般就只一个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其次才是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对称分析,语法分析,标志分析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答案】B.

【解析】 “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主语是“大雪”,“生物弭灾”根据对称分析,是“生出万物消除灾祸”的意思,“消除灾祸”的主语还是“大雪”而不是“孕育的生机”,对象错误。全句是说大雪有生出万物消除灾祸的功效,而不是“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故选B。文言理解归纳题,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本文的题目是《雪屋记》,叙说的对象是雪屋,“能消除灾祸”的对象也只能是“雪”。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

【答案】(1)(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2)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

(3)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吴地有个叫徐孟祥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写文章,志行高洁,居住在光福山中。跟从他学习请教的人很多,他的声名悄悄地传遍了郡地。有官职和做过官的人来西山游玩,一定会去他家拜访。孟祥曾经用几根圆木条搭建屋架,上面用白茅草盖着,不做华美的装饰,只用白色的泥土粉刷内墙,看起来好像雪屋一样。(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范阳一位姓卢的亲戚用古时的隶书给雪屋题了匾额,与孟祥交往的士大夫,用诗来歌咏它,让我为它作一篇记。

冬神掌管时令,草木消褪凋零,深冬的季节,天地之间聚积的冷空气,潮湿就会下雨,再遇寒冷就会下雪,雪缓缓地落下,千里之地都变成了白色,山林大地遍地覆盖,万物都被埋没看不见了,难道大地的生机不是几乎都停止了(吗)?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淹没的雪中。所以冬至的节气,出现在小雪之后,大雪之前,多次雨雪天之后天气会放晴一次。因为这个(原因),十二月有雪下,那么来年春天就会有收成,人也不会有生疹子的担忧。这时的雪,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颜色洁白而值得我们推崇,大概还有孕育生机、消除灾祸的功效在里面。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安家,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圣明的人建造房屋来居住,是希望免去(树居和洞居)这两种情况的忧患罢了,房屋刚开始出现时,不曾有后世华丽奢侈的装饰。孟祥学习古人读书,用白色的茅草建造房屋,不用华丽的装饰,难道孟祥是古代的人吗?现在又加上下雪,难道也是在表彰他高洁的志向品行吗?难道仅仅是这个原因吗?孟祥隐匿在深山而不被当世所用,处境艰难地位低下就像冰雪交加的寒冬;等到他把善行推及他人,有了建成房屋的打算,却又做得并不干脆,又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一样),把屋命名为雪,难道不正确吗?至于打开这座雪屋所能看到的雪的样子,就从各位作者的描述中看得到,我没有空闲多加记录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51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的翻译赏析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前言】   《雨中登岳…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6
  • 方山子传_苏轼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方山子传_苏轼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07
  •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   初中的时候,我们有些文言文是必背的,为了方便大家,小编带来了初中生必背文言文,请看: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5
  • 吕思诚《戏题》阅读答案

    戏题 吕思诚 典①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蹰。 瓶中有醋堪和菜,囊底无钱莫买鱼。 不敢妄为些子②事,只因曾读数行诗。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注】①典:典当。②些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7
  • 管同《记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记    鸽 (清)管同     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孟子见梁惠王》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原文:孟子对曰:…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