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者,他教学的目标既不是“授人以鱼”,也不是“授人以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黄大年先进事迹2022年,希望大家喜欢!
黄大年先进事迹2022年篇1
连日来,光明日报关于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事迹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沿着黄大年的足迹走下去,锐意进取,努力拼搏,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不息。
黄大年归国报国的事迹感染人。“我是含着泪读完关于黄大年的报道的。他放弃国外一切,抱着一颗‘中国心’,投身到自己祖国的科研事业当中,深深地感染了我。”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说。黄大年的奋斗足迹也让一批在校大学生坚定了自己的未来方向。“青年时期的奋斗是为走出去,而学有所成之后又做何选择,黄大年给了我们掷地有声的答案——归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5级本科生傅小宇说,“作为外语专业的中国学子,我想做贯通中西文化、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黄大年惜时不惜命的事迹感动人。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说:“每次见他,都被他忘我的工作热情感动。他不是锋芒毕露的人,很谦逊、很有亲和力,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科学家——既有传统的献身精神,更有走在现代科学前沿的创新精神。”黄大年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一批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我也应像他一样,将我的学业作为我的事业来经营,不辞辛苦,夯实基本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611班学生张诗雅说。
黄大年执着追求科技高峰的事迹激励人。“作为一名测控仪器专业的学生,不得不赞叹黄大年对专业交叉融合理念的前瞻性。正是因为交叉、融合中带来的‘化学反应’‘裂变反应’,使得我国在‘巡天探地潜海’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5级本科生王博深有感触地说。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告诉记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头,每位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黄大年以国家大局为重,把学术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担当精神,只有时刻保持一颗对科学研究的敬畏心、一份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才能使国家取得有战略意义的大成果。
黄大年悉心培养科技人才的事迹指引人。黄大年生前的助手于平告诉记者,黄大年多次深情地表露对母校的期冀,他梦想着母校吉林大学也能孕育出像生物进化、DNA、雷达、磁悬浮、原子钟等一样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所以,当学校希望他担任本科班班主任时,他表达了极为迫切的愿望。
“大年学长将是我永远崇敬、怀念的榜样和典范,他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460万留学生的楷模!”清华大学副校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他的精神感染、激励和鼓舞的绝不仅是一个团队、几届学生、一所学校,而将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
黄大年先进事迹2022年篇2
爱国贵在行动,报国就要实干。只有在火热的实践中彰显爱国之情,诠释报国之志,才能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话剧《少年黄大年》真实还原了“地质梦”在少年黄大年心中的孕育过程,生动讲述了少年黄大年在条件艰苦、科技落后的时代背景下,依靠理想信念和刻苦努力的精神,最终走出大山,开启了大学求学、追求理想之路的故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归国,以个人智慧和能量推动中国巨轮向前发展。他们舍弃名利,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以一颗颗赤子之心,用梦想铸国、矢志不渝精忠报国,奏响中国富强之歌;用精神之笔绘制璀璨、锦绣的国家壮丽蓝图,让中华民族雄立于世界之林。
黄大年曾经说过:“知识改变命运。”唯有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方能步入社会,顶起祖国的一片天地。祖国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海归”科学家们对祖国科技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图虚荣、追求梦想、坚守岗位、唯恐落后的品质,“铁肩担起兴邦任,归心不移故土情”。黄大年回到祖国的怀抱,用奋斗的一生彰显了中国脊梁,一首《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无数海外赤子的爱国心声。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努力乘着理想的船只驶向未来。今天,接力棒传到我们新一代的手里,使命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应吹起理想的号角,亦以“位卑未敢忧国”的心态去报效祖国。生于盛世,风华正茂的青少年理应学习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以身报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黄大年先进事迹2022年篇3
教育部授予黄大年老师为全国优秀教师时,我对这样一位身处同一座城市、在学界举足轻重的老师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每条消息与报道我都认真阅读,透过文字,我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报国心切、矢志不渝的当代中国科学家的形象。这次,我更是仔细聆听了在座领导与老师们对黄老师的讲述与评价。先生的风骨、爱国的担当、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专注,越发令人动容和钦佩。作为刚刚步入自然科学研究的晚辈与后生,我一定会以黄大年老师为榜样,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勉刻苦,努力钻研,回报社会。
一是学习黄大年老师至诚报国,以爱国之心绚烂生命底色。从黄老师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赤子之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只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个体奋斗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能实现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义。
二是学习黄大年老师矢志奋斗,以创新之志勇攀科研高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黄老师带领团队参照国际最高水平、瞄准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重点,用5年实现了50年的技术飞跃。黄老师启发我们这些科研新手,运用系统思维合理安排攻关,秉持融合理念拓展作业面,在碰撞中寻求突破,在差异中做大增量,通过交叉融合带来“化学反应”与“裂变进程”,从而释放出无尽的创新空间。采取更为开放共享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深度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全球的学术创新资源,“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科研创新。
三是学习黄大年老师甘为人梯,以育才之情标注生命高度。黄老师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提升着人生的厚度、生命的`高度。作为师范大学的学生,更当以黄老师为标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夯实学识根基,深化仁爱之心。花落春未了,薪尽火相传。黄老师等众多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们开创了伟大的事业,更是树立了一种信念,让我们这些后辈不断追随,任时代轮转,初心不改。
黄大年老师在他的入党志愿书中写道:“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愿意追随黄大年老师的足迹,做一朵投入民族复兴建设洪流中的小小浪花,不负时代,永不停歇。
黄大年先进事迹2022年篇4
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知识的获取,不是用手“捧”进大脑那么简单的动作,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执着地追求得来的。黄大年就是怀着对知识的渴望、热爱和追求,最后成为一个伟大科学家。
前些日子,妈妈带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观看了话剧《少年黄大年》。通过观看这部话剧,我知道了黄大年原来是我们广西人,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这让我感到很骄傲!从少年黄大年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对同学的帮助,对责任的担当等。虽然黄大年跟我们不在一个时代,但是黄大年这些优秀的品质,放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可贵的。黄大年的精神也极大地鼓舞着我,使我明白,要想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必须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刻苦,有明确的理想目标。
话剧里,黄大年跟同学谈论开发矿产和梦想的那一幕,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黄大年说:“我们就要把我们的青春全部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我听了很感慨,他们一边上学,一边挖矿,身体上的疲惫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学习文化知识、放弃理想。他们一大早就起来背英语,学不好就不睡觉……然而,安逸让我们忘记了曾经的苦难,我自己都觉得很惭愧。很多时候我并没有那么认真学习,包括我的同学,下课就知道玩耍打闹,把大好的时光给浪费了,真不应该啊。
黄大年的父亲说:“中国的未来更不能没有文化知识!”国家日益强盛,我们在祖国的细心呵护下,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我们也要懂得感恩祖国,感谢前辈,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报效我们伟大的国家。让我们学习少年黄大年的精神,刻苦学习,做有思想,有理想,有知识,有追求的正能量中国好少年,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黄大年先进事迹2022年篇5
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凝聚培养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
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之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省委、省政府决定,追授黄大年同志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并在全省广泛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