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全集)》读后感_2900字

《诗经(全集)》读后感2900字

《诗经》分风、雅、颂。风,韵味十足,读来拍案叫绝。雅平平,小雅尚可,像风。大雅乏味。颂,相当无聊,都是歌功颂德、马屁横流的溢美之词。若做史料研究,考察古代社科,颂最有用。提升文学修养,风、小雅最佳。诗经的三大修辞手法:“赋、比、兴”。赋是铺陈叙事;比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按篇章浅抒拙见如下:

【风】即风俗、民谣。包括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kuài)、曹、豳(bīn),共十五国风,160篇。

主要内容为讽刺当权者昏庸淫乱、百姓疾苦、劳役繁重、弃妇怨念、思春情歌、歌颂勇武、赞美贤德、田园采摘、婚庆送福、祭祀狩猎、军旅情怀、思乡念旧、离愁别绪、怀才不遇、悲天悯人、招贤纳士等。

让人感慨的是,古人文化程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目前我国普行九年义务教育。你家娃在九年之后的写作水平如何?心里有数吧?本硕博毕业论文有多少含金量,过来人也都了解。而《风》、《雅》的作者,绝大部分处于社会底层。按理说,应该是文盲。他们饥寒交迫,却能写下千古传颂,至今仍让人浑身哆嗦的句子。为了符合社会和谐,我只能解释为,他们都是天才,被职业窝住了。那真是个吃人的旧社会啊!他们物质匮乏,却从未熄灭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举几个典型例子:

《国风·邶风·击鼓》作者是南征骑兵,战友们起誓同生共死。

《国风·秦风·无衣》步兵写的。

《小雅·鹿鸣之什·采薇》弓箭手所作。

《国风·卫风·氓》弃妇代表作,作者是纺织女工。

《国风·周南·汝坟》、《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著名的军嫂念夫之作。

《国风·王风·扬之水》周朝下层士兵,长期屯垦申国边境,思念妻子之作。

《国风·齐风·还(xuán)》两个猎人山头偶遇,合作打狼之后互拍马屁。

《国风·齐风·东方未明》农民工天没亮就上工,衣裳裤子穿颠倒。诗人明显不是旁观者。

《国风·魏风·葛屦》一名饥寒交迫的缝衣女奴,讽刺女主人。

《国风·魏风·伐檀》伐木工对地主们的控诉。

《国风·魏风·硕鼠》作者是农民们。

《小雅·鸿雁之什·鸿雁》流民倾诉徭役之苦。

古今中外,实在没有其他作品能与《国风》媲美。替老外们惋惜,学一辈子中文,也不一定能知其皮毛。摘些单句感受一下(排名无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4、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

6、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郑风·子衿》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风雨》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1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12、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jiǎo)兮。劳心悄兮。《陈风·月出》

1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无衣》

14、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sì)觥(gōng),维以不永伤。 《周南·卷耳》

15、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

16、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豳(bīn)风·七月》

17、螽斯羽,诜诜(shēn )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周南·螽斯》

18、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邶风·静女》

19、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sh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王风·君子于役》

20、喓喓(yāo)草虫,趯趯(tì)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召南·草虫》

【雅】即“王畿”音乐。周人称“王畿”为“夏”,古代“雅”和“夏”通用。因此有“雅乐”一说。此外,“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周人把王畿之乐视为正声典范。按音乐形式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计105篇。小雅有个别来自民间,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大雅与颂一样,全部来自贵族。读的时候感觉很明显,有美感、有共鸣的,是民谣。像新闻联播的,是官乐。同样摘些单句: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fēi),六辔如琴。《小雅·甫田之什·车舝(xiá)》

2、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小雅·鱼藻之什·隰(xí)桑》

3、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小雅·鸿雁之什·庭燎》

4、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6、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小雅·鸿雁之什·斯干》

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8、伐木丁丁(zhē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小雅·鹿鸣之什·伐木》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之什·荡》

10、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小雅·谷风之什·鼓钟》

【颂】是贵族在宗庙中祭祀鬼神和赞美祖先、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外,还有一部分是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从中可以看到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夏朝及以前无诗载。自商至周,多为祭祀乐歌。从场景描述看,我国上古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上帝至高无上(注意!早期文献与圣经中的上帝极为相似。但传承中逐渐转型,到宋朝彻底变成道家的玉皇大帝);农业首重,但祭祀用牲,基本用牛和羊;牲要完美无缺等。但在商朝就开始演变出一些独特的文化。比如有时并非向上帝献祭,而是祭祖;周颂中一篇提到,祭祀用鱼;献祭的本质,也从求上帝赦罪,转变为请祖宗回家吃饭,吃完要保佑子孙,这样的贿赂或者说交易,甚至与鬼交易。传至近代,独特性占比更重,这是有迹可循的。大雅中还出现多篇指责上天不作为的质问,以此引出前朝尽气,天命改弦。可见,我国与其他文明原本有着相似的世界观,但逐渐演变为大家族割据、与天斗与人斗的不信邪文化。这也是为什么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中国人无论散到何处都很难被同化,反而会同化其他民族的原因。因为我们祖宗讲的是家族传承,不服就干。很多优点被一代代复印下来,很多仇要几代人去报,报不了就多生几个娃把敌人熬死。就酱,历史的车轮咔咔往前轧。我族不仅斩不尽杀不绝,反而文化越积越厚重。这样的国家,只剩下中国和以色列。埃及、印度、巴比伦之流早就断代了。不过在传承方面,以色列更保守些。几千年来,几无变化。前面说过,颂挺无聊,就不摘了。

坦白讲,读《诗经》的动力,来自给娃起名。名字早就起好了,但读诗停不下来。与唐宋诗选差别非常大,诗经几乎全部是四言诗。用字更短,意味悠长。反复、顶真、对比、叠字等手法套用,配合或长或短的结构变换。比五言、七言诗句更恢弘,气势磅礴。很多短句直接作为成语流传至今。唐宋名家们也是背着诗经长大的,当真是奠基神作。枕边案头必备,要反复吟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853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孟母三迁》读后感600字

    自从我读完了《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就对这位伟大的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因为孟子的早年去世,孟母细心的把孟子培育成一位伟人,都是因为孟子小时候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因此产生了孟母三迁的这个…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18
  • 《阿罗的童话王国》读后感300字

    我最喜欢的一套书是阿罗的彩色笔系列,它一共有七本。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叫《 阿罗的童话王国》。这套书讲述里一位美国男孩叫阿罗,他有一只神奇的彩色笔。他用这支笔实现了无数神奇的梦想,而…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18
  • 《七个小淘气》读后感350字

    《七个小淘气》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七只可爱的,它们的名字可有意思啦,分别叫做鸡哆、鸡来、鸡咪、鸡发、鸡梭、鸡啦、鸡西,连起来就是――哆来咪发梭啦西,连成了一…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339
  • 《职场精进之路——从巨婴到大咖》读后感600字

    《职场精进之路——从巨婴到大咖》读后感600字: 最近认真学习了《职场精进之路——从巨婴到大咖》一书,使我今后在职场中如何前行有了更深的领悟与思考。 在书的第五章中,谈到了“做一个…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0
  • 读《江姐的故事》有感300字

    近日,我读了一本书,名为《江姐的故事》。每每想到江姐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始终坚强不屈的画面,我的心里都充满着感动。她的品质是那么的高尚,她的性格是那么的坚毅,那么的英勇不屈。为理想而…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163
  • 读《紫族风云录》有感1000字

    “紫族”,听起来像童话王国中的一个部落,看了故事才知道,原来是6(2)班热爱紫色的女生们组成的“顶级帮派”。 由于“紫族”的诞生,使发起人紫柒人气大增,各路“英雄好汉”均前来报名。…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