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马洛伊·山多尔作品)》读后感900字
我不是一个能很快集中注意力的人,所以尽管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我也没有主动翻开它的想法。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老人谈话,长篇大论的书我是难以看下去的。
苏苏送我这本书我是有点意外的。然而我开始翻开它后就意识到自己打脸了。
意外地,我这个没经验,没阅历,没见识,没思想的傻白少女居然慢慢地把书看完了。书不厚,是我在这里读完的第一本书。虽然与马洛伊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但书中一些细节让我颇有感触与共鸣,大概只要生而为人,活在世上,哪怕时间空间参差阻隔,人性种总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吧。
两位老人,谈话的过程中,一位是审判者,另一位是被审判者。我不知道他人如何,在我读书时,我大多数时候仿佛是那个被审判者。似乎是王尔德说过类似的话,“真心欣赏朋友的优秀是难得的品质。”所以当我看到书中对两个少年的友谊的描写,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难得。
他们之所以彼此喜欢,是因为他们都宽恕了对方身上带着的原罪:康拉德宽恕了朋友的财富,近卫官的儿子宽恕了康拉德的贫穷。
然而等我看到最后,才觉得同我一样,作为最后那个被审判者,康拉德从未真正宽恕近卫官儿子的财富,以及由这财富带来的社会地位、高傲性格以及人格魅力。
生而为人,康拉德自卑,因为他不高的出生。他自私,所以不会真心为近卫官儿子的顺利人生感到高兴。由此引发的自尊则使他拒绝朋友任何物质上的赠予,使他爱上音乐,自命清高,成为“另一类人”。他珍惜与近卫官儿子的友谊,也尝试了在这份情谊中正面提高自己,遵循传统的美德与规则,扮演一个挚友的角色。然而他活的很累。在书中,面对将军的审批,康拉德几乎一言不发,因为无法反驳真相,也无力改变事实。一切像是由命运决定,即使时光倒流,悲剧仍会发生。
至于将军所代表的那传统贵族的美德,重情重义,忠于职责,重视誓言,懂得同情与尊重。还有与生俱来的自信,甚至是骄傲,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求而不得的。
而书中的爱情,在友谊,物质与激情的夹缝中,长成了一朵畸形的花,是一道无解的题。
看书的过程中零零碎碎地写了些想法,现在回头看有些是过于断章取义了。但想法总归是真实的。
经历少,读书少,很难说看懂了多少。
等以后长点年纪了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