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赚千万》读后感_1000字

《28岁赚千万》读后感1000字

自古至今中国便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这与基于农耕的东方文明是有很大联系的。不同于基于渔猎的西方文明,农耕文明的优势在于产出相对稳定,不确定性较低;但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也需要更为稳固的统治制度,谋求稳定重于谋求发展,因此中国才走过了时间最长的封建时代。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生产的重要性远大于流通,而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便是土地,因而食物链的顶端自然是手握土地分配权的官员——士;吃饱饭是最大的需求,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因此最重要的生产便是——农;在吃饱的问题之后,人们面临的还有诸如“穿暖”之类的需求,而满足这些需求的生产很多也以农产品作为材料——工;主要解决流通问题的“商”自然排在了最后。

但随着社会分工与科技进步,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消费品需求和供给的矛盾逐步得到了缓解,在局部出现了生产剩余,流通的重要性也逐步得以提升,商人才逐步得到了社会尊重。

其实在商人促进流通的背后,他们还不自觉的担负着另一项重要使命,这项使命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技术扩散。

任何科学技术,如果只存在于实验室当中,便不能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只有通过商人的营销,电脑、手机等等走进千家万户,这些商品才真正把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扩散到整个社会的范围,也才带来了消费成本的降低 社会效率的提升 生活质量的改善。世上鲜有百年老店基业长青,经济学也已经证明了任何行业从长期而言合理的利润是零,那么商业的存在在大的时间尺度上还有何意义?核心的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技术扩散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脚步。

中国的近代史满目疮痍,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稳固”的统治制度和“重农轻商”的观念导致技术扩散被严重制约。此外,王朝迭代的大浪淘沙,让民众意识到唯有顺从外部环境才能获得农耕生产的基本条件得以存活,这便是国民冷漠的源头。相反,西方的“渔猎者”缺乏稳健的制度保障,面对更高的不确定性,活下来的人便更加相信巧取豪夺 弱肉强食才是生存之道。不确定性一方面带来了高风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多样性,而多样性正是创新的沃土。创新带来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提升了生产效率,进而产生了生产剩余,满足本国国民需求后发现自己的产品无法变现了,卖给国外人家也不要,怎么办呢?靠船坚炮利去打开对方的家门吧。

本书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由负债累累到身价百万精彩的创业历程,行间依稀可见上世纪末商品消费市场刚刚放开时朴素而精彩的商业图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853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流星之畔》有感500字

    读《流星之畔》有感 "我们就像流星,毫无目标的飞逝,不知会消失在何方。但三个人紧紧连在一起,不论遇到什么都不会分开,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用害怕"最近我一直在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流星之…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303
  • 读《朝花夕拾 狗猫鼠》有感400字

    说起,脑内映出的总是一张张或纯真或狡黠的面孔,让人不禁将它们与人类相比较。与人性,总是有着联系的。 有的人像猫,整日戴着似笑非笑的面具,故作惊讶一般惹人发笑,尽管在哪里,他那轻松自…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30
  • 读《和时间赛跑》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文章,名叫《和时间赛跑》,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在写作业速度这方面,我在班里可是同学们的&l…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53
  • 读《木偶的森林》有感400字

    里我读了《木偶的森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木偶人罗里。 罗里是《木偶的森林》里的核心人物。他是由一棵橡树做成的木偶人。木偶罗里和真正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会说话,会动脑筋,还拥有一点点…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10
  • 《小鹿斑比》读后感100字

    《小鹿斑比》读后感100字: 这本书是我去年暑假看的,这是讲小鹿斑比的一生,看完后觉得它是个非常勇敢、正直的小鹿,碰到妈妈不见了紧张中却冷静的思考和解决。 面对卡洛斯的挑衅勇敢而战…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2
  • 《酷虫学校》读后感700字

    不一样的《酷虫》 我从小便开始与昆虫打交道。那时我幼儿园,在家的“后”中度过了一个。 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名叫“山香”的村庄,家旁有一片杂草小水沟之类,每逢,这片天然湿地就变成了我的公…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2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