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读后感1100字
暑期阅读
一一第一本书《行者无疆》
因为之前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甚是喜欢,当再看到《行者无疆》时,只因余秋雨三个字,我便不加思索将其加入了书架。因为是利用碎片时间断断续续阅读,思绪也总断了又接,接了又断,读完后一知半解。本不打算写书评,因为此书读得如囫囵吞枣,怕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今日偶然翻看一篇书友的书评,有所触动,这位书友说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读完一本书,就必须写书评,不能拖到第二天。他相信量变产生质变,把正确的事情反复做,一定会有所收获。他说一个多月下来不再磕磕巴巴不知怎么落笔了。我赞同他的说法,并决定向他学习。
此刻,哪怕认识浅薄,我也简单码两个字谈谈我读后之感吧。《行者无疆》与《文化苦旅》两本书同是余秋雨先生所著,虽角度不同,但都是以一个行者的身份,满怀深情的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做着比较。
在《行者无疆》中,作者一路都在以欧洲文明为坐标来寻找中华文明的短处。去找寻自己的短处,当然不是简单地去膜拜欧洲文明,而是拉响警钟,让骄傲的中华儿女不至于躺在遥远的“四大发明”上沾沾自喜,不至于因此而固步自封,不至于抱残守缺。这是从大的方面而言!
但往小里说说,来自于这本书的感受与启示也有许多较为具体的方面。尤其书中余秋雨先生提到中国人刻苦耐劳,偶尔也休假,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欧洲人反过来,认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倒是为了休假。所以作为中国人真地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财富无限而生命有限,财富与生命到底谁该为谁服务呢?答案显而易见,做法却背道而驰!试问当人生的黄昏终于降临之时,我们会在哪里?
此外,作者写到冰岛的那块法律石也令我有豁然开朗之感。我从小爱看武侠,不管是书亦或电影,那种以吾本性,快意恩仇,以吾本心,遨游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江湖故事总能让我热血沸腾。甚至恨不能自己化身女侠一名,杀贫济富。从来没觉得有啥毛病!此书读后才恍然大悟。中国好汉们心中的“社会公平”,一直是单向的,复仇式的,因此与法律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的,冲撞的。因此也造成了中华文明与近代社会的严重阻隔。“好汉人格”很容易转化成“暴民人格”,荼毒社会。所以看一本好书,就是在与智者对话,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和我们的好汉们都应该学习北欧的英雄好汉们在法律石前改写的英雄情怀。
我是一个愚钝的人,透过表象常常看到的还是表象,看书的好处就是,我肤浅地将他人的深刻拿来便是!
夜已深,得睡了,书评就写到这吧。随手码下的文字,文理不知通否,不喜随便喷吧!
写于2017.7.14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