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21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2100字

我是多年前,被枪总安利的这本书,豆瓣介绍的也特别吸引人,感觉不读一次,人生都不够圆满!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东东枪
两年前写过一些关于这书的想法,节选如下——
一直有人说林语堂这本《苏东坡传》并不是严谨的传记,但林语堂在自序中说“have taken care to make only statements which can be backed by sources”。我并未读过太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原始史料,亦非历史、文学专家,对此并无判断能力,不敢乱说,但据我揣测:林语堂这么个做事认真精细的天秤座人士,应该不会乱说。
当然,就算确如林语堂所说,他书中描述的苏东坡是否就是历史上真正的苏东坡也不确定。资料未必真实,选择亦有角度,描摹难免主观,更何况林语堂是那么喜欢、敬仰苏东坡。好比让杨丽娟去写《刘德华传》,怎么客观的了呢?其实从书中可以看出,有些段落,林语堂写作时恐怕就已入戏了,笔下写的是他想象、揣测中的那个苏东坡,甚至是他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境界。林语堂所写的是一个他所期望的完美的人,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一段完美的人生。当然,此处的完美并不是指全无瑕疵、一马平川。如林语堂说要了解一个人先要喜欢一个人才行,了解此种完美恐怕也得先喜欢这种完美才容易些。
苏东坡是林语堂追慕的完美人格,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也确实很像林语堂本人——热情、真挚、幽默、豁达的文人性情之外仍有精明、缜密的一面,但终究又因其热情真挚而不免天真,且因此天真而遭受磨难与非议。当然,我所说的林语堂更多的是林语堂自己文字中的林语堂,但考察旁人记述的林语堂事迹、传记,比如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序言中对林语堂性格的评价,也不难看出林与苏在性格上的相近。包括苏东坡的种种弱点。
细想想,苏东坡在政坛上的挫折与林语堂一生中的很多坎坷都有共通之处,林语堂为苏东坡所作的一些判词,后来在林语堂自己身上也有应验。一切都是令人无奈而又不可避免。该书第十四章结尾处提到,苏东坡刚刚被保释出狱,就又写诗发起牢骚来,写罢掷笔说:“我真是无可救药!”林语堂这一生中,恐怕也没少发出过此类感慨。(btw,这句话,张振玉译本中译为“掷笔笑道”。但原文只是“threw down his pen and said”,我真没看出哪儿提到苏东坡笑了。)
苏东坡钻研制墨及工程营造的劲头与林语堂后来研制中文打字机、发明新式牙刷的执着何其相似。(林语堂发明牙刷的事不如他研制打字机的事情著名,但确实有过,福建漳州的林语堂纪念馆里有一幅林语堂亲笔画的设计蓝图。)而林语堂描述的苏东坡与其夫人的关系,完全可以用到林语堂与其自己的太太廖翠凤的身上。一个才华横溢热情生动的丈夫,遇到一个豁达智慧温柔包容的夫人——于是丈夫甘愿听从太太的劝告,且因此受益。
如林语堂所说:“一个杰出的诗人和一个只有普通常识的女人生活在一起,结果往往是妻子比丈夫显得更聪明。”林语堂一直将这类通情达理、有世俗智慧、偶尔有男子般开朗气度的女性视若珍宝。他喜欢《浮生六记》里的芸娘、也喜欢李香君。他笔下的姚木兰的形象,以及姚木兰与其丈夫的关系就更加典型。(另外,洋派的林语堂也多次在各种文章中宣扬过包办婚姻的好处。)
《苏东坡传》好在是一个真挚有趣的人写另一个真挚有趣的人。
“神圣的目标向来是最危险的。一旦目标神化,实行的手段必然日渐卑鄙。”
“每一个革命党未得势之前都能显出最大的力量和团结,一旦得势根除反对派之后,就开始因内哄而分裂。”
“他有一个美梦,他的一切都指向那个遥远的目标,不求国家快乐、安详、繁荣,却希望国家富强有力……”
“那时也和现在一样,人民对一个政权是否爱戴,只有在那个政权失势以后才能知道。”
“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极权论都以国家、人民利益为口号。历史上多少政治罪恶假人民的名义而推行,现代读者不难了解。”
——以上都出自这本《苏东坡传》,大都是就王安石变法所发的议论。林语堂出版此书是在1947年。林语堂并无多么高超清醒的政治智慧,幸亏他当时已有了这样的认识。
数年前我曾说,《苏东坡传》告诉我们,一个有智慧、有理想、有爱的人应该、而且可以生活得洒脱、旷达、乐观。现在我想:苏东坡并非生在一个完美的时代,事实上,所谓完美的时代或许永不会出现。但苏东坡(也许只是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以证明,不完美的时代,也可保有几近完美的人格,度过几近完美的人生。我猜,林语堂写作此书,要说的就是此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854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皮鞋里的灵魂》有感500字

    不是每一个人都配得上拥有,但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不是每一段辉煌都能载入史册,关键是你曾经拥有。 故事发生在上流社会的奥尔佳身上。身为伯鲁提奢侈品牌的掌门人,一次偶然遇见了那位“…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31
  • 读《别叫他宝贝,他是行者辛巴》有感600字

    世界那么大,找机会出去看看 ――读《别叫他宝贝,他是行者辛巴》有感 抽空读了这本书,忽然想起了之前网络上非常火的一封辞职信,信的内容在辞职原因方面是这么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33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最近,我拜读了美国作家比切•斯托夫人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此书语言简洁,情感细腻,文中的一字一句都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不禁,我提笔写下了所想所感。 书…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20
  •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600字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600字: 在昕灵树幼儿园上班也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我看了李跃儿老师的《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本书,刚开始自己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教育不…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4
  • 《霸王的崛起》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一提到古代春秋,不仅让我想到诸子百家,思想开放的年代,但那时也是一个诸侯争霸枭雄并起的时代。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朝的辉煌也走向了没落,历史的前进需要新的一代英雄来推…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31
  • 《孤独的小狼》读后感300字

    前几天,我在家里读了一本名叫《孤独的小狼》的书,我深有感触,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令我感动的:被认定为马尔卡达哈的福狼和哺乳福狼灰熊雷霆之心。 小福狼一出生就让担忧,因为他的前爪…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