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700字
不喜欢浮士德,喜欢靡菲斯托。感觉浮士德特别的不诚实,姑且不讲他有无能力于万千谬误中找寻到一丁点的真理,仅以出卖灵魂的方式满足私欲的行为就已经够让人受不了了。况且这哥们事到临头还作弊,说好了一旦堕落就要交付灵魂给靡非斯托吧,结果完了仗着自己是上帝的仆人被众天使超度了。合着我们靡非斯托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啊,在你身上费了实实在在的魔力财力,到头来送到嘴边的灵魂还飞了。
对比浮士德的前后半生,发现他前半生不是没有欲望,只是没有能支撑起自己欲望的能力罢了。一旦魔鬼帮他返老还童,助他上天入地,佐他建功立业,他的私欲便开始膨胀。他以爱的名义引诱未成年少女使少女和她的家人不得善终。不仅始乱终弃,还带着恋童的倾向;他和靡非斯托以丑角的形象登上政治舞台,鼓动罗马帝国的皇帝向臣民征收赋税;他崇尚文化复古,在穿越至古典世界时拜倒在了海伦裙下。我不知道除了生出欧得良这样的汉子之外,他和古典文化到底有多少交集。即便如此他依旧不能满足,最后在沙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当然,国家的治理效果不得而知了,因为他的灵魂不久就收归上帝了。柏拉图说“哲学王”是最理想的统治者,但愿他说的“哲学王”不是浮士德这种飘忽不定,对权力想入非非的幽灵或者烂肉。
比较喜欢靡非斯托,从头到尾都是个魔鬼,使出各种手段引诱浮士德坠入魔道,毫不掩饰自己的邪恶。比起“瞧不起伪君子,也做不了真小人”的浮士德,他简直太耿直太可爱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和上帝打赌时的不卑不亢,万物活在上帝的阴影里,他反而要同造物主平起平坐,争夺话语权。
【ps 译本感觉译的不错,但理解起来真的很难。也无所谓了,读这样的文学作品要留出留白来才有意思[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