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读后感1400字
本·霍洛维茨,硅谷资深创业者,1999年与网景之父马克·安德森共同创立Loudcloud公司(后转型为Opsware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的恶劣大环境下,数次带领公司起死回生,并最终成功以16亿美元的高价将公司出售给惠普。2009年再次与马克·安德森联手创立了风险投资公司A16Z,公司在成立短短三年时间里,就跻身成为硅谷最顶尖的风投公司之一,本·霍洛维茨也被外媒誉为“硅谷最牛的50个天使投资人”之一。创业大咖兼风投牛人根据自身经历写的创业宝典,自然风靡创投界,被各类创业者、高管,乃至是心怀梦想的基层员工们奉为圭臬。我虽然不是创业者,但一直以准创业者的心态去激励员工,在本书中也获得了不少管理知识。
其实本书的行文、翻译都不算理想,毕竟作者不是专业作家,采取了类似博客的文体,内容重复、行文拖沓,文字难懂等现象随处可见。也正缘于此,本书特别适合于碎片化阅读,一周的时间就基本上看完了。不过瑕不掩瑜,作者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从专业人才走上了CEO的道路,多次濒临倒闭,而又挣扎翻身起来,最终创造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种经历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照自己的工作环境,想象作者的难处和决策,更能体会到本的真知灼见和情感流露。
书中对于科技企业管理类的技巧和知识写的非常之多,包括:人员招聘、团队建设、技术管理、销售管理、估值谈判等等,甚至给出了面试问题、指标设计、流程设计、组织设计等大量的实用性范本。尽管企业营商的环境千差万别,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系统,君不见管理商学院的教授们,真正能够创业成功的能有几个!但是书中还是有不少内容直击我辈的痛点,比如要依次管理好人员、产品和利润,管理债务比技术债务更加要命,还有“一对一”式的会谈交流、“三明治反馈法”等实用技巧。
本书最为触动我,也让我重新坚定了信心的,是本描述的对于领导者素质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要具备描绘蓝图的能力,能够为团队规划发展愿景,并在奋斗过程中紧盯目标,不忘初心。这可以是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乃至于情怀,这和马斯克所说的第一性原理,默克尔所说的“信仰让选择变得简单”,都是一样的道理。
马云baba说:“做企业的人,你得有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些东西听起来很虚,但是做企业的时候,你经常会遇到重大选择。你一旦有了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时候,你的选择就会变得简单。”
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词,什么信仰、道德、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些东西单独拿出来看,就像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标榜(zhuang)。但你会发现,在复杂环境中,信仰、使命、道德、愿景、价值观,其实还有一种很实际的用处,就是默克尔和马云说的,它可以让很多选择变得简单。凭借核心价值观驱动的情怀,你和你的团队会心甘情愿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不再考虑创业对家庭和生活的冲击,去实现比难更难的事情。
事实上在部分国企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其难度不见得比创业容易多少,无非是承担的个人财务风险高低。其实在良好的公司制度设计下,完全可以规避不少此类风险,至少创业失败的情况下不至于个人破产;而国企或政府部门管理则有可能存在职业风险或政治风险。创业者可以自行招聘优秀团队,而国企管理者可能需要形成这样的能力:能够将团队中的普通人甚至是刺头打造成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