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种种清香,好想尝尝》读后感900字
靠谱的餐食——《人间种种清香,好想尝尝》读后感
做人,总要弄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活得自在。论及餐食,也是自己做的饭菜最好吃,出自自己之手的缘故也。
会做菜的人最大的“能耐”不算是做得一桌美食,而是能从看着吃食的人狼吞虎咽或者细嚼慢咽之中获得幸福感的能力。菜美,生活美。
这样的话,美食是从哪里来的,走到哪里去了,考究这个命题对胃口和享受就至关重要了。
胃口不好的理由有千百种,我觉得十之七八都是因为不知食物的真正出处。一锅一勺一师傅,对于美食来说,还远远不够。
记得十几年前看台湾一个企业家的培训视频,其中他谈及一个案例说偶尔总嫌妈妈的做的饭菜不好吃,有一天夫妻二人“交棒”给女儿,饭食全由她张罗,之后女儿顿顿好好吃饭。
好菜里不仅有“味”,还得有“美”,是为美味。什么是美?劳动之美、水土之美、云雨之美、劳动者之美、果蔬鱼肉之美也。美,即是出处。相比味蕾享受的转瞬即逝,美的享受更持久。
吃饭,吃的何止是饭。每一顿饭,都是对心灵的慰藉。有的人失恋了、心情不好了、突破难关了等等情况下选择大吃一顿就是这个道理。
知道了食物的出处,是种“保鲜”之法。新鲜的食物最美味,新鲜是极短距离的。能屋后菜园摘取,屋中池里拣洗,屋里即刻下锅烹饪,是最好的。
“问”出处的途径有几种,为了增加食欲振奋斗志,各自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择取应用。最亲近自然的方式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栽种蔬果喂养鱼肉,全程“参与”,每个菜都有“故事”,哪怕没有酒也照样欢快无比;其次是上菜市场,那种五味杂陈、五颜六色、五谷丰登的感觉本身就是享受,加强挑挑捡捡、寒暄唠嗑和唇枪舌战,胜利的“果实”最动人;最后当然是要亲自下厨,菜可能未必是自己买的,但务必亲手做。从拣洗切到配料再到烹饪,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倘若还能有良人作伴“相濡以沫”,再加上烛光红酒,你就心里美吧。
做菜并不全是技术性的活,现学现做往往也很好吃,前提是良人作伴。
至于人间种种清香,我自己的态度也是要都去尝尝,觉得好吃的就多吃,觉得不合胃口就少吃。况且,胃口都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美味在于“熟”,熟也是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