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700字
有人淡泊名利,有人阴险狡诈,或欺骗或伪善,有为钱所困一毛不拔,也有助人而豪掷千金,那个时代的儒生百态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现时代也是如此,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只有人性一如既往啊!
看完后第一个感觉并不是意犹未尽,感觉后二十回有点后劲不足,没有前半部分精彩,但是瑕不掩瑜。
整本书看下来,印象深刻的人物很多,开篇的王冕就是作者非常推崇的,不为钱权,只求心安。
还有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刻画的杜少卿,世人眼里的败家子,万贯家财挥霍一空。都说他是败家子,其实他又不是傻子,他只是不在乎罢了。当然他令人欣赏的可不止这一点,他跟老婆手牵手出去游玩,别人劝他整天带个老女人出门有什么意思,何不娶个妾?他的回应是“今虽老而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他还对男人取妾一事发表了一番不可取的见解,虽然仍是有把女性当代孕机器的嫌疑,但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能有此想法已是不凡。
吴敬梓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能深刻的发现自身所处时代的不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能针对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我觉得这就很了不起了。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还是一个思想家!
书里更多的是对当时教育制度的批判,匡超人是作者重笔墨刻画的一个人物,这个人一开始还是很讨人喜欢的,是个大孝子。他的父亲跟王冕的母亲一样,都是认为做官并不是耀祖光宗的事,德行才是最要紧的。可惜,他终于还是走向了堕落。
吝啬鬼严监生,简直绝了,临死前硬是被灯里的两根灯芯草心疼的不肯咽气,这样看来吝啬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能多活一会。
猴年的最后一本书了,一边打着字,一边听着赵雷的朵儿,简直太享受了,好歌跟好书一样,多少遍都不会厌倦,好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