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上)》读后感_900字

《三国志(上)》读后感900字

拜读西晋史学家陈寿著《三国志》,读完,想写一点书评,以表自己对这本书的稀罕: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陈寿《三国志》
生有七尺多,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陈寿《三国志》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也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
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慎之于始,慎之于终
——陈寿《三国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5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华为工作法」读后感2000字

    作者:孙科炎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许多企业困扰的问题之一,然而华为员工高效率的工作给许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本书围绕员工工作低效率问题展开,再结合华为员工成功的实践方式,解读华为员…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90
  • 《双向养育》读后感_300字

    《双向养育》读后感300字 很荣幸遇见这本书,因此我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爱人,更好的儿子。我脑海中不禁蹦出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杨降写的《我们仨》里面一家三口相知,相爱,相亲,…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60
  • 读《孤熊华普的一生》有感600字

    华普是一头很可怜的熊。他早年丧母,当其余与他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华普就已经出来独自谋生。 华普很小就开始独自谋生,他忍受着失去家人的的痛苦,勇敢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终成为了密…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03
  • 《血疫》读后感2000字

    《血疫》读后感2000字! 我对自己还不太清楚用什么词阐述这个想法,就急急忙忙写下这篇书评而深感抱歉。 本文的“意识”是什么? 我想讨论的“意识”,是万物有灵的“灵”,是笛卡尔“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51
  •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每当读毛主席的诗词就让人仿…

    读后感 2022年5月29日
    227
  • 《拾光者——月亮舞台》读后感1000字

    《拾光者——月亮舞台》读后感1000字: 总角小儿,天真烂漫。逐梦之心,人皆有之,然,付诸行动者,寥寥无几。众人为权为财为利,弃梦离心忘本者无数,然此小儿,天真之心不为旁物所改,不…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