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看客》读后感_1000字

《历史与看客》读后感1000字

【历史与看客】读史书,得到的不是绝对的历史真相,更多的是关于历史的不同解读。张鸣老师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由历史人物与事件到当下中国的现实批判,体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只是,我们在悠久的历史中,究竟吸取了多少经验教训?还是,如故?
始于2014年初,由李银河先生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今日方得读完,获益匪浅。或许用先生的话来概括此丛书的特点便是:他们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没的写硬写),而是“流”出来的。因为心里太满,冲动太强,所以不得不“流”出来的。张鸣老师文风辛辣、思想深刻,透过历史的边角料来思考当下中国的得与失。在一切光、正、大的主旋律下,批判性思考无疑是公共社会最为需要的;毕竟,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国民性貌似一直都在。我们的历史教育是纲要式的,是定性后的史料堆积,是没有血肉的、冰冷的意义叙述;而《历史与看客》则以小人物、小事件为主题,展现另一个真实的世界。
譬如永远正确的“人民群众”有着看热闹的习惯,杀革命者和杀强盗都看;鲁迅不正是因此而弃医从文呼。张鸣就汉丞相曹参的故事写到,“事实证明,合乎时代需要的,最难的恰是不作为,因为让古今中外的政府官吏尽量少作为、不生事,的确太难了”。在我国,有些时期、有些地方,政府的触角已经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百姓信奉“全能政府”时,假若政府亦是如此认识,那么灾难便不可避免。毕竟,权力的扩张意味着公民社会的萎缩。
而张鸣教授就乾隆时期马嘎尼使团使华所发生的礼仪之争,就中国传统的立国基本理念说道,“礼,不仅意味着外在的典礼和规矩,更意味着内心对统治和秩序的认可。国家政权通过礼在形式上演习与遵行,内化为意识深处的服从。在礼制国家里,有些在今人看来的细枝末节,在那时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凡是涉及 礼、礼仪、礼制的事都是国家命运所系”。所以,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话,中西之交,古今之异。礼治强调的无疑就是秩序,这在今日亦是如此,只是礼治换成了法治而已。
“可惜的是,中国历史每代的成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大多会被清零,用IT的术语,就是给格式化了,然后大家从头再来,从零做起。” 这一点以民国时期的大国教育而论,今日再想赶上,破除学术行政化管理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好像历史与生活毫无关联;其实,我们的观念、文化诸如此类,哪一点都带着历史的痕迹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6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两颗灵魂的爱慕-《简爱》读后感800字

    两颗灵魂的爱慕-《简爱》读后感800字! 你以为因为我穷,我不美,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41
  • 《小鞋子》观后感450字

    天际那云卷云舒的柔情,是清晨一阙清扬婉转,转角长廊的淡淡回风,引发屋檐风铃的丁零脆响,又忆起那部充满现实主义的电影――《小鞋子》。 这部电影写的是:在沙特阿拉伯地区,一个贫困的家庭…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11
  • 读《滥竽充数》有感300字

    【第1篇】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有个从来都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也混了进来,却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的儿子也喜欢听吹竽,不过,他…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108
  • 《金奖章》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叫《金奖章》。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鸟国的鸟儿们争着得到地球环保组织颁发的金奖章,可最后地球环保组织的使者把金奖章颁给了默默奉默的乌鸦。 在这篇…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86
  • 《菊与刀》读后感_600字

    《菊与刀》读后感600字 报恩文化:日本人一生中所受的恩惠和受恩之后的报恩义务是需要无条件而必须完成的,也因此它们在日本人的人生中成为了绝对性的东西,这也是与如中国那样对国家的义务…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82
  • 《“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读后感_800字

    《“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读后感800字 本书记述了8个在“肃反”中8个“问题”群众的档案故事,通过一本本档案故事所展现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一个特殊年代的人与事。…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