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看客》读后感_1000字

《历史与看客》读后感1000字

【历史与看客】读史书,得到的不是绝对的历史真相,更多的是关于历史的不同解读。张鸣老师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由历史人物与事件到当下中国的现实批判,体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只是,我们在悠久的历史中,究竟吸取了多少经验教训?还是,如故?
始于2014年初,由李银河先生主编的【知识分子丛书】今日方得读完,获益匪浅。或许用先生的话来概括此丛书的特点便是:他们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没的写硬写),而是“流”出来的。因为心里太满,冲动太强,所以不得不“流”出来的。张鸣老师文风辛辣、思想深刻,透过历史的边角料来思考当下中国的得与失。在一切光、正、大的主旋律下,批判性思考无疑是公共社会最为需要的;毕竟,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国民性貌似一直都在。我们的历史教育是纲要式的,是定性后的史料堆积,是没有血肉的、冰冷的意义叙述;而《历史与看客》则以小人物、小事件为主题,展现另一个真实的世界。
譬如永远正确的“人民群众”有着看热闹的习惯,杀革命者和杀强盗都看;鲁迅不正是因此而弃医从文呼。张鸣就汉丞相曹参的故事写到,“事实证明,合乎时代需要的,最难的恰是不作为,因为让古今中外的政府官吏尽量少作为、不生事,的确太难了”。在我国,有些时期、有些地方,政府的触角已经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百姓信奉“全能政府”时,假若政府亦是如此认识,那么灾难便不可避免。毕竟,权力的扩张意味着公民社会的萎缩。
而张鸣教授就乾隆时期马嘎尼使团使华所发生的礼仪之争,就中国传统的立国基本理念说道,“礼,不仅意味着外在的典礼和规矩,更意味着内心对统治和秩序的认可。国家政权通过礼在形式上演习与遵行,内化为意识深处的服从。在礼制国家里,有些在今人看来的细枝末节,在那时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凡是涉及 礼、礼仪、礼制的事都是国家命运所系”。所以,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话,中西之交,古今之异。礼治强调的无疑就是秩序,这在今日亦是如此,只是礼治换成了法治而已。
“可惜的是,中国历史每代的成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大多会被清零,用IT的术语,就是给格式化了,然后大家从头再来,从零做起。” 这一点以民国时期的大国教育而论,今日再想赶上,破除学术行政化管理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好像历史与生活毫无关联;其实,我们的观念、文化诸如此类,哪一点都带着历史的痕迹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6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如何成为有钱人》读后感

    这次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如何成为有钱人》。这一本书一听就知道是一个富人教小孩如何成为有钱人。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看了,以后一定会成为个有钱人。   开始了,胡小闹坐在座位上。走进…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02
  •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550字

    读《可爱的中国》有感 如果你问我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是用乳汁哺育我,用言语教导我,用行动呵护我。而我们还有一位共同的母亲――祖国。 当我读完革命烈士方…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39
  • 读《林海》有感450字

    今天,我阅读了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林海》。这篇文章形象地介绍了大兴安岭的优美,还抒发了老舍先生对大兴安岭自然资源在国家建设中起的重要作用的感慨,使我不禁浮想联翩。 看着这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211
  • 《以色列谷:科技之盾炼就创新的国度》读后感_2300字

    《以色列谷:科技之盾炼就创新的国度》读后感2300字 一个弹丸之地,何以在建国之后的66年里创造出如此多的奇迹? 人口仅有全球总人口的0.2%,却出了16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占诺贝…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05
  •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寒假里,我读了著名台湾散文林清玄先生的《林清玄散文精选》,他的语言有时波澜不惊而妙趣横生,有时阅历深刻而深入浅出,…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2
  • 西厢记读后感500字

    【第1篇】 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觉的这样的爱情史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有现在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爱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