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炎天: 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读后感4000字
看着看着,忍俊不禁:村上先生,这是何苦来着!日晒雨淋,食不果腹,疲于奔命,有恶狗尾随,有枪械相对;“ 路难走至极,天气恶劣至极,饮食糟糕至极” ;这真是自讨苦吃啊!
有人说: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但村上说:“ 惟其诸般不顺,我们才得以碰上种种有趣的东西、奇异的东西、令人哑然失惊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旅游”与“旅行”的区别,前者不过是“到此一游”的走马观花,后者才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相得益彰。
在希腊,在阿索斯,在这个僧侣自治共和国, 超过三夜四天的身体力行,从现实世界步入信仰的圣境。
村上从一所修道院到另一所修道院,日渐习惯甜掉下巴的希腊咖啡、叫鲁克米的甜果冻和掺水的乌糟酒,厚脸皮讨要食物,含泪吞噎发霉长毛的硬面包,不敢多喝一杯葡萄酒, 忍受厌恶的眼神把食物装进口袋。
但是,“ 那种单纯、那种疏漏同景致融为一体”让他感觉自然;他看僧侣们压低语声的说话和静静的微笑;他猜想:为什么希腊人会有这般一本正经的表情呢?他看那些受难图,“ 觉得自己受的难还不够多,遭到文艺批评之类,根本不能称为受难。”
几天过后,他“ 竟奇异地怀念起阿索斯来”,“ 在那里生活的人、在那里见到的风景、在那里吃的东西极为真切地在眼前浮现出来”。因为,“ 在那里,人们虽然贫穷,但活得安静而有高密度的信念。那里吃的食物虽然简单,但味道充满活生生的实感。”
这就是安静的力量、信念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
在土耳其,他进行了三个星期的自驾游, 以时针顺序绕外圈转了一圈。
这是个罕见的一贯孤独的大国:同希腊彻底不和,被苏联欺压多年,加入北约却无论如何也未能加入欧盟,因唯一承认北塞浦路斯独立而在国际上完全孤立;同东南部毗邻的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三国之间,虽说同是伊斯兰教国家,但因领土、少数民族和难民问题纠纷不断,相互绝不亲密。
土耳其兵多、警察多、 基地数目多、穿制服的人多得不得了。那些“ 无知、纯朴、贫穷、吃苦耐劳”的士兵,村上想,“ 无论上级往脑袋塞什么都信以为真。那种场合到来的时候,也许会变得粗野和残忍,一如所有国家的所有军队的士兵。”
土耳其饮食使村上难以消受:以肉食为主,而且几乎全是羊肉;油腻;蔬菜烹调过度,味重。维持生活的只有面包、蔬菜、奶酪和茶,最可心意的则是面包和茶哈内(卖茶的咖啡馆)。
土耳其人喜欢闲聊, 但不愿意向外国人谈本国的纠纷;他们会直勾勾地盯视来往行人,身体纹丝不动,惟独眼珠在转;他们的亲切不那么适可而止,指路务必指到最后的最后,让你彻底明白。
村上按时针顺序划出五个土耳其,黑海是面部表情最为柔和的,没有安纳托利亚东部的激昂,没有地中海和爱琴海沿岸的西欧式喧闹,没有色雷斯的单调。“ 那是个平和安静的地方、什么也没有的地方” ,村上说,“ 如果我重游土耳其并且只能去一个地方的话,我想我可能选择黑海沿岸。”
但对于土耳其,当时的村上却不想再去一次。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不论好坏都凌驾于他的想像力之上。“ 那种僵化体制、奴才主义、官僚主义以及煞有介事的尚武的军国主义”,多少使他感到伤脑筋。
没有宗教热情的村上,对高密度信念的阿索斯念念不忘,对那个野猴般脏兮兮的僧人叮嘱自己洗心革面皈依正教的情景记得清清楚楚;即使对于不想再去的土耳其,他也难忘那里不可思议的空气,难忘那个百无聊赖的中尉和练空手道的士兵。
在村上看来:旅行这东西在本质上无非就是吸入空气。记忆会消失,明信片会褪色,但空气会留下来,至少某种空气会剩留下来。
所以,他才会苦不堪言却甘之如饴, 出发再出发,一次又一次行走在路上,因为生命不能停止呼吸!
◆ 译者短语
>> 旅行不仅产生了游记,也间接催生了他的小说。只是小说中的村上是“门内”影影绰绰的村上,旅途中的村上更是“门外”真真切切的村上。
◆ 再见,现实世界
>> 先从乌拉诺波里乘船。
>> 是的,这里是人世的尽头,是欲望最后的出口,是现实世界的边陲。
◆ 阿索斯是怎样的世界?
>> 阿索斯半岛现在有二十座修道院,约两千个僧侣在那里一丝不苟地修行。
>> 如此这般,一九八八年九月一个清晨我们从乌拉诺波里乘船赶往达菲尼。同伴是摄影师松村君和编辑O君。
◆ 从达菲尼到卡里埃
>> 占人群主流的僧侣们全部身穿叫做“拉索”的那种肥肥大大的希腊正教僧袍,头戴呈生日蛋糕形状的圆筒帽,而且统统留着长胡须。
>> 从达菲尼乘大巴去卡里埃。
◆ 从卡里埃到斯塔夫罗尼基塔
>> 这样的交谈在我游阿索斯半岛期间估计重复不止十次。几乎是一字不差按部就班地重复。从哪里来的?是正教徒吗?日本有正教教会吗?
◆ 伊比隆修道院
>> 上岛时在卡里埃的事务局每人交两千日元左右,一切费用都包括在里面。
>> 房间狭窄简朴,木地板,摆着同样简朴的六张床。
>> 墙上挂了一盏煤油灯——照明器具仅此而已。房间一角有个较为像样的取暖炉。
>> 在黑乎乎的厨房那样的地方,我们面前端来了凉豆汤、橄榄咸菜、硬面包和水。若问是否好吃,我想不能说是好吃。面包硬硬的咬不动,又咸,但因为肚子瘪了,就算有怨气也如获至宝。
>> 比隆修道院这些宝物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亦被称为“博物馆修道院”。
>> 阿索斯二十座修道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全体共同生产性质的,另一类是多少柔软的承认个性的,祈祷是全体共同的,而饮食和劳作则由个人决定。伊比隆修道院属于后者。
◆ 费罗塞修道院
>> 按阿索斯的规定,没有特别许可,同一座修道院不得住两晚。
>> 费罗塞比伊比隆规模小得多,一看就知整洁而平和。总的说来有一种家庭气氛。
◆ 卡拉卡尔修道院
>> 去下一个目的地卡拉卡尔修道院一小时的路很好走。
>> 给我们上香子兰水和咖啡的是一个叫马什的年轻僧人,戴着俨然大学外聘讲师的眼镜,蓄着黑黑的胡须,完全一副煞有介事的学究架式。后来问年龄,答说二十八。讲一口相当考究的英语。
>> 烛光明晃晃的,可以看见聚集一堂的僧侣那仿佛从夜幕中穿过的黑乎乎的僧衣。老实说,较之庄严,很有些令人惧怵。
◆ 拉布拉修道院
>> 来阿索斯第四天。一大早告别热情好客的卡拉卡尔修道院,向格兰德·拉布拉修道院进发。从这里开始路渐渐艰难。
>> 和卡拉卡尔不同,在拉布拉,正教徒和异教徒一起吃饭。
◆ 普罗德罗姆小修道院之行
>> 大约过了十分钟,一个瘦瘦的僧人如淡淡的影子无声无息地出现了,手里拿着扫帚,道歉说没注意到对不起。
>> 全都一样,无非白骨而已。
◆ 卡胡索卡里贝亚
>> 卡胡索卡里贝亚是个坐落在陡峭的山坡或者说是近乎石崖的斜坡上的小镇。
>> 负责住宿的僧人长一副活像《德拉库拉》电影里的驼背佣人的脏兮兮阴沉沉不吉利的面孔,态度极不耐烦,同马什和库列曼那样文质彬彬的人大异其趣,时不时嘟囔一句,把什么一脚踢飞或开门关门时弄得啪啪作响。
>> 这么着,我们吞了霉烂长毛用水泡胀的面包,灌了酸汤,嚼了咸奶酪。
>> 那样的岁月或许是一种幸福。但那不是我的岁月。
◆ 亚吉亚·安纳——再见,阿索斯
>> 衣服破破烂烂,发须任其疯长,独有眼珠转来转去——便是这样的人在山里游走。
>> 路上遇见的一个老僧郑重其事地忠告我们:“下次来时要洗心革面皈依正教。”
◆ 兵
>> 土耳其是兵多的国家。除了实行战时体制的,如此到处是兵的国家我想怕是没有的。
>> 土耳其严禁拍摄兵和警察。
◆ 面包和茶
>> 全土耳其的茶哈内一般都把建国之父、民族英雄凯末尔的肖像挂上墙壁最佳位置。
◆ 土耳其
>> 我觉得那里的空气含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某种特殊的质。肤感也好气味也好色调也好大凡一切都有别于迄今我所呼吸过的任何空气。
◆ 黑海
>> Karadeniz——如字面所示,土耳其语意思即“黑色的海”。同爱琴海被称为“白色的海”相反,黑海反正就是“黑色的海”。
◆ 霍帕
>> 在土耳其,女性在人前大声说话、张大嘴笑或随便袒露肌肤——即如日本妇女平时做的那样——是极不光彩的事。
>> 霍帕是黑海最东端的城市,再走三十公里就是苏联边境。
◆ 凡湖猫
>> 凡湖猫是住在凡湖旁边的特殊猫。
>> 凡湖海拔一千七百二十米,是世界上高水面湖之一。
◆ 哈卡里之行
>> 库尔德人问题极为复杂且根深蒂固。库尔德这个民族尽管从七世纪就已存在,并拥有固有的文化和语言,但几乎不曾有过自己的国家,是个悲剧民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从民族自决名单中被排挤出去,现在也居住在横跨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三国的地区(叙利亚和苏联也有一小部分)。
>> 被大国用来做交易的少数民族的悲哀。
◆ 哈卡里(2)
>> 近午时分终于驶入哈卡里。一看就知是个一塌糊涂的镇,至少不能说是个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镇口首当其冲的是简直像在横眉怒目的庞大的陆军基地。
>> 停车下来,人们战战兢兢地围上前,询问从哪里来、来干什么、去哪里、喜欢不喜欢土耳其、喝茶吗之类。
>> 松村君独自去拍摄街景,我则走进咖啡馆写日记。
◆ 万宝路
>> 不过,对于打算长期在土耳其旅行的人来说,有一个资讯绝对有用——不管你吸烟不吸烟都要带一条万宝路去。
>> 别人小有亲切表示,给钱可能失礼,况且也不知给多少合适——这种时候若给一盒万宝路,一般事情都可了结。作为对方允许拍照的回礼,万宝路也OK。受到士兵检查而时间可能拖长时说一句“不吸烟?”笑眯眯递上一支万宝路,一般即可顺利过关。
◆ 24号国道的噩梦
>> 24号国道是一条产业要道,从伊拉克边境城布吉兹雷沿叙利亚边境笔直向西伸去。
>> 24号国道几乎不存在温情脉脉的元素。
◆ 24号国道沿线
>> 迪亚巴克尔是极有历史的古城,四周一圈高高的黑墙。当地人称之为“中东的巴黎”,坚持说城墙的长度世界第二,仅次于万里长城。
>> 如果想就旅行写什么,关键要把细节——无论什么——记录下来。
>> “两个男人快活吧?”她问。喂喂,这里到底有什么可快活的?两个人都拉了肚子,在糟糕透顶的公路上玩命开车,太阳晒,狗咬,小孩扔石头,从早到晚只吃面包,澡都一直没洗,这算哪家子快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