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诗选》读后感_2100字

《木心诗选》读后感2100字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这是木心的从前慢,我觉得其颇有沈从文作品中那种古朴隽永的格调,小声吟念,仿佛有了豆浆薄薄的热气轻轻贴上眉眼鼻颊然后又慢慢氲开的感觉,日色变得很慢,慢得你可以看到悠悠前行的车,可以听到达达清脆的马蹄,可以闻到那小小信封里裹着的淡淡桂花香,如此慢,如此柔和,在这样慢的时间里,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诗人将笔墨最后落在锁匙这类琐碎的事物上,语淡而味不薄,“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句诗就像用吴侬软语念出来那般好听,风韵于有意无意处得之。

木心先生是浙江乌镇人,乌镇——如今中国人眼里古典柔情江南水乡的代表。人们读沈从文,可以读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牧歌式的世外桃源,乡土气息很浓郁。但读木心,往往读出一种流浪之感,不仅是现实肉体的流浪,也是灵魂层面的漂泊。


自1982年后,木心先生客居美国纽约,并盘桓于南北欧,周游四方,从文艺复兴氤氲的欧罗巴,到深秋薄暮的伊斯坦布尔,水井荷风的日本国,再到“莲叶何田田”的童年水乡,地域跨度极大,但终究是一种回归的态势。

2006年,在外国寄居多年的木心先生回到了乌镇,居在故乡直至生命的尽头。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从某种意义上言,木心结束了漂泊。


不仅倾倒于木心先生作品的深刻,也深深着迷于他的那份青葱的“老清新”。有些时候,他的文字十分孩子气,令人不禁莞尔,“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天堂怎样的,在天堂里走一天,脱下袜子,纯粹是玫瑰花的香呀!“其实每一次恋,都是初恋。”

在我看来,完全是诗意的天真。不论身遭何难,他都永远不失赤子之心,他的生命永远吐露出青葱的绿意。木心的作品,我读的越多,领悟越深,脑海里就会慢慢筑成一个淡泊宁静的以真善美的丰盈世界,让我神游其中,往往有所得。

作家陈村曾这样高度评价木心:“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不少作家,至于业余爱好写作的文友更知道得无边无际,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依然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木心的一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使他选择过着非同常人的生活,他一生没有结婚,而是选择和艺术为伴,并陶醉其中。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我相信他一定觉得生活得很幸福。


书中用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这句话是对木心先生一生最好的概括。书中的一些句子很经典,陈丹青在后记中说:“真的,这本书,不是世界文学史,而是,那么多文学家,渐次围拢,照亮了那个照亮他们的人。”

这本书映照了木心的一生,一个恳切的生命用一生所感受到的。在对世界文学作品的研读过程中,木心在艺术的陪伴下度过了他的一生,从艺术中获得生命的救赎。对于宇宙而言,生命可能没有意义,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或是瞬间的。对于一个人的自身,生命是个人全部意义的依托。


木心先生就像空谷中一株幽兰,“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兰花幽幽芳香,清韵绕梁,如果没有人认识她,没有人采摘佩戴她,对兰花而言,有什么伤害呢?即使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没有读者的众星捧月,对于木心先生而言,又有何妨呢?

木心在诗歌写作中绝不是爱讨好人的那一类。对木心了解的人当知他是中世纪爱好者,又通晓中外文艺史,大半个人生都是漂泊过来的,以他的见识和才气,既能写出《文学回忆录》,又怎可能不把这些才学融入诗歌呢?诗本身就是最唯心的体裁之一,绝大部分诗人重在叙事抒情,而木心则更为复杂,他要表达的是他的文学观、艺术观,乃至世界观。对这些,他是不吐不快的,这一点从《哥伦比亚的倒影》、《即兴判断》等文集中可见一斑。

于我来说,木心是个沉醉于美的理想主义者,美到成痴,美到恣意,美到“不知羞耻”。他对文字,是“敢”的,敢于只言片语,也敢于淋漓尽致,是僧人也是浪子。

在诗里,他是自由的,也是放纵的,绕不开离不去一个“情”字,这个“情”,是对身体的渴慕,更是对一切伟大思想艺术的痴。这痴,是狂,是念,是执,任性洒脱,远走高飞。《木心诗选》是极好的选本,在古典文学的气韵里,在西洋文化的烟氲中,“我”并不必然是木心自己,也是追慕的先贤哲人之事,读过的小说诗歌之境。木心在诗里将自己放到远方,离开繁芜的现在,回到清明的过去,在世界浪游,追逐美与爱,追念那些最理想的时光。他时而和历史对话,时而旁置一侧,拿出烟斗静静回目历史现场,然后走开,不发一语。

木心的诗歌,旨趣在于连通古典与西洋文学,对作品保留了直接的感发,用形象化的语言说出,读者自能心领神会。不需要理性解释它们的含义,因为这种暗喜是位于阅读后的沉默之中,写者拈花,读者微笑,相识于目,莫逆于心。

总而言之,读木心书,感木心情,默默领略为最好!天地因大美而不言,文学因木心而多彩,无论是回顾过往,还是面向未来,我愿用一生去感知先生浩瀚思想的一切。

~2019年4月30日曦月摘录分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6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吹小号的天鹅》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轻轻地合上《小学生时代》,《吹小号的天鹅》精彩选段中路易斯动吹的小号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动听的小号声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了一只名叫路易斯的吹号天鹅,它不会说话,…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116
  • 不合时宜的人——《刀锋》读后感

    不合时宜的人——《刀锋》读后感 在天上,飞得高高的,觉得自己成了某种伟大而美丽的东西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终的智慧,那种让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智慧,…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0
  •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心得1000字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 提到经济学,或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图表和数据,各种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概念,直到语文老师推荐我们读了《牛奶可乐经济学》,我才明白:原来经济…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1
  •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悟400字

    【第1篇】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国有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确,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以王二小、张嘎、海娃等为代表的少年英雄。当阅读完《小英雄雨来》这本书,浓浓的敬佩之情油然而…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59
  • 《洛克菲勒传》读后感1000字

    《洛克菲勒传》读后感1000字: 《洛克菲勒传》,讲述了镀金时代石油巨富洛克菲勒的成长史,也介绍了标准石油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变成石油寡头的崛起之路。在这部书里,隐约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很…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3
  • 《陋室铭》读后感600字

    在有人的地方,往往建筑是必不可少的,它使一个人不须居无定所的生活,亦会让一个人在世事沉浮中能感受到温馨,那不仅仅只是自己的房子,更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可以任由自己支配的地方,可以…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