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致富》读后感2200字
呵呵,成功学。。。
何必太在意与此书相关的这个名词呢?俗话说: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管他叫什么成功学不成功学的,放空自己的心,去吸收自己能吸收的养分就是了。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一定是会在你无意中主动的过滤掉了一些精美的色彩,不是吗?
何况同样的内容,每个人,一定都会有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感触和认知收获的呀!
很庆幸,我是在完全没有一丝不耐烦和烦躁不敢苟同的先入为主观念中,安安静静地学习完本书的。这本书大致也就是拿破仑希尔讲十三个原则,六大恐惧,如何自我审视,如何自我激励等等的成功思维模式。也就是很多人习惯性地说的“就是成功学那一套吧”。我感觉有点儿像是在说一个大忽悠,大神棍,说一个企图要毒害我们而取走某些我们的宝贝一样的无赖那样,带着一点点排斥或许还有点鄙视吧。有人说过,不定量只定性的评价就是耍流氓!不知道我下面这句话评价的是不是有点耍流氓:往往如上评价这本书里的知识以及作者拿破仑希尔的人,99.9%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个作者,以及这本书背后隐藏着的那些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吧?
“那破轮”是谁?跟那个战争狂人亲戚关系?这本书的内容很有点不同寻常,在作者书中陈列的知识,道理,规律,定义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不为我们所知的奥妙,和奥秘呢?
认真的看了一遍此书,也针对以上的疑惑,尽管我对成功学和几个“那破轮”都不算太陌生,我还是认真地去网上搜索,狠狠地恶补了一下有关的我想要的,这本书里没提及的知识,或者说故事。我觉得此时反而我不敢如前面提到的那样草率地来评价作者,甚至贸然批判书中被作者视为一生精华的知识。原因是我认为:1.我能力太差,2.我水平不够,3.我资格太嫩,4.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很肤浅,不敢!!!5.我的良知在起作用吧?!!!
如果您没看得不耐烦,就请允许用我自己组织的语言,引领各位一起来粗略欣赏一下这个“那破轮”希尔作者,以及他的部分经历和成就吧。反正我认为了解这些,灰常有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拿破仑希尔出生在美国佛吉尼亚州一个十分偏远山区的一个十分贫寒的普通人家。10岁母亲病逝留下来他和一个弟弟跟着老爸艰苦度日。第二年继母玛莎入门,随后一年,在玛莎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13岁的拿破仑希尔用一把旧手枪去跟别人换得了一台打字机,13岁的他从此开始了写作生涯!!!几乎难以理解和相信的故事,原来作者是个神童???
后来他一直用自己写作的稿费,维继着自己和弟弟二人的学业,直到弟弟大学毕业。而他却大学二年中途退学去打工供弟弟安心完成学业!又是一段令人唏嘘感慨的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人说好人有好报!出门遇贵人,贵人连贵人呀……拿破仑希尔退学打工的地方,就是他的人生的引路人,田纳西州参议员罗伯特泰勒创办的杂志社。而交给他的工作居然是采访各界成功人士!25岁那年,刚好就采访了石油大王卡内基!刚好龌蹉的卡内基,不抱任何希望地用一份二十年才能完成的,却没有一分钱报酬的工作,调侃式地快速突袭拿破仑的大脑!而作者也是果决睿智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在60秒以内,坚定而肯定地接受了卡内基所说的,这份奇怪的没有薪水的探访成功人士的工作!但他事前并不知道,这个工作,已经被卡内基失落地失败地试过近200个年轻人,只要拿破仑犹豫超过60秒,即使答应了,也一样会失去这足够改变任何人一生的重大机遇。我佩服作者!
可以想像,在石油大王卡内基的实现他自己的宏愿和梦想一样的全力支持下,拿破仑希尔直接就是坐上了!!!从此结识了无数如托马斯爱迪生,亨利福特,洛克菲勒等等当时的世界名豪!而且,也真的如卡内基预计的一样,这份没有薪水的工作,确实花了作者二十年时间!巧合吗?神了……
二十年后,拿破仑希尔根据自己对无数成功人士,请记住,是他么的不计其数的著名的成功人士的研究,开始量产举世闻名的著作:《成功之路》《黄金法则》《拿破仑希尔:金玉良言》还有本书《思考致富》
再来简单的看看这个幸运的家伙期间还做了什么:1929年,经济大崩溃袭击了美国,美国的人民和商人们,都陷入了对恢复往日的辉煌和繁荣无比绝望之中。而这个痛苦无奈的时代之下,当时的罗斯福总统,邀请了本书作者拿破仑希尔,帮助他坚持主持了举世闻名的(又一个举世闻名的)“炉边谈话”节目,意在运用作者的激励性的理论和思想,来唤醒沉睡中的失去信心,失去活力,失去斗志的人们,以期重燃激情,强国富民!而作者没有令总统失望,不仅出色的完成了罗斯福所托重任,还和总统一起引领着全国民众,在希特勒这个战争疯子发动战争之前,在物质精神和智慧方面,为美国的强大和机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二战爆发时,威尔逊总统还成功运用了拿破仑希尔的励志秘诀,训练鼓舞士兵士气,和募集到足够的军资。而这所有的一切,居然都是作者不领一分薪水的无私奉献!而这,居然是无私奉献?而这,居然是无私奉献?!!!伟大呀
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可以拿他跟我们的先辈儒学始祖孔圣在二人各自活着的时代里的杰出成就和影响比一比,不过因为我知道的连皮毛都不到,还是不比了!免得被骂或者更丢人
好了!书评想说的基本结束了!还是觉得有些特殊信息的书,或者知识,尤其要对作者和其非凡的生平有所了解,对于我们再去其书中吸收精华,一定是不无裨益的!
就如同不识杨降,不知仓央嘉措,不知冰心,不知东野,只阅其作一样,就如同不读孔孟听国学,不究老庄看道德一样,多少,总是一种随意而自然的缺憾吧……
雪狼试笔[奋斗][奋斗][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