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人类新物种》读后感_800字

《虚拟人:人类新物种》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有一个十分技术流的名字,我以为会涉及虚拟技术、软件、或生物学,结果,这是一本伦理书:在虚拟人出现后,他们的身份问题,如何融入社会,虚拟人如何改变人类对于自身的看法。
阅读的过程我多次想到西部世界。比如在“一条一直上钩的鱼”这章中,一个渔夫观察到,一条鱼会反复的上钩、挣扎、被放生、再次上钩,因为鱼只有有限的意识,却没有记忆。人类因为有发达的大脑,因而可以处理复杂问题。“记忆构成了人”,想到西部世界里不断重复的“remember”,机器人主角一遍遍重复他们的storyline,最终终于可以不遗忘(不过不遗忘也有可能是福特安排好的)。
作者在某些时刻把思维克隆当作延续一个人生命的手段。首先我怀疑其技术可行性。遗憾的是,虽然书中有一个作者的思维克隆人的例子,但是没有对它的设计和真实运行展开大段论述。人脑的模拟已经很难了,又如何模拟人的生物化学反应?其次,若可以实现思维克隆,这个在软件层面的思维克隆人可否像Matrix里的人一样瞬间学会新技能?再进一步,软件里的思维克隆人可否与它的主体进行云同步更新,如此人类的大脑得以以更快的速度学习新知?人是否可以脱离身体,全部生活在虚拟空间?很多更有趣的技术题目,作者都未能涉及到。
文末关于死亡的一则引文直击我心:
我们已经发现,地球不是平的;我们不会从地球的边缘掉落;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体验已经因此发生了改变。或许我们不久以后将会发现,我们自身也不是“平的”,死亡像地平线一样真实但又有迷惑性;并发现我们同样不会从生命中掉落。
珍·罗伯兹(Jane Roberts),美国女诗人
《灵魂永生》(Seth Speaks)
对思维的软件复现,有可能真的可以重新定义生死,甚至重新定义人类这一物种。拓宽疆界、获取更多的自由,一直都是人的梦想。我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见证。
本书的观点受丹尼尔,侯世达,雷·库兹韦尔几位先锋的影响很大。但是因为技术还不普及,讨论伦理问题有点无聊。不过以上几位作者的书确实都值得一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8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最后一课》有感1000字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选自《最后一课》的令我觉得十分感动的语句。 《最后一课》是由法国作家都德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10
  • 《怪老头儿》读后感450字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怪老头儿》的书,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贝流浪记》。读完了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勇敢、要独立,不然的话就会变得很懦弱。 这个故事讲了,猫生了两个孩子,柔…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120
  • 水浒传读后感800字高中

    论宋江――《水浒传》读后感 初读《水浒》,我想大家都会对宋江这个角色产生怀疑:一位武不精、文不湛的小人物,如何做得上头把交椅?而后来他的招安选择,也让读者失去了对他的好感。今天,我…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28
  • 《谏太宗十思疏》读后感400字

    《谏太宗十思疏》读后感400字: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征写给唐太宋的一篇奏疏。文章一开始就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引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45
  • 《三体》读后感赏析800字

    《三体》读后感赏析800字: 书中人物带给我的感受: 1、罗辑:及时行乐大气之人,为了所爱之人,从享受生活到执行面壁者的责任,对三体世界进行威慑,在地下几千米的地方面对着空旷的白色…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7
  •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意大利的埃迪蒙托,他曾经是个军官,在服役期间写了不少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当他退役后,陆续创作了一批风格独特…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