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吃家》读后感_800字

《民国吃家》读后感800字

民国吃家by二毛

民国、吃、家,几个名词放在一起,就足以调动人的兴趣。从内容而言,也确实,除了比较有名的于右任等可能本就能猜到人家会是好吃的主,不过从张学良、鲁迅、胡适身上,也看到他们对于美食的执着,是比较令人好奇的,也算是文学或军事政治之外他们另一面的生活,毕竟谁离得开吃呢?

其中提到一些点是比较有意思的,鲁迅曾在日记等处记录他在北京吃过的饭馆多达65处,而且多是名菜馆;张学良享年原来有101岁高龄,不过其中竟也有50年的幽禁生活;蒋介石每天早上喝白开水、吃木瓜、炒蛋(黄埔蛋),都还那么讲究。

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来作者确实如他的好友(也是诗人)李亚伟所说,是“追根溯源”的人,是“鞋子的里面最会做菜的,做菜的里面最会写字的”。他对每一道菜几乎都会找自古以来的文史典籍,看有没有相关的描述记载,也会亲临当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看看是怎样的水土滋养了这样的美味,真正是很细致了。比如,要从鲁迅、胡适、郁达夫等人的日记、著作中找出各处“饭局”的内容,肯定就要花不少时间,再做对照、考证等等,总觉得作者是在对那个时代的美食的历史研究,而不仅仅是散文了。

可惜的是,我对吃着实不太讲究,本着不难吃就行的原则吃东西,因此每每看到作者添上的某些菜肴的具体做法,在我看来真是乏味极了。不过,二毛不是的,他对美食同各位美食家一样,很挑剔,对厨艺也是非常热爱。

他60年代出生,84年即创立莽汉诗派(当然我一定是没有听说过),86年与好友在老家开了第一家火锅店,92年开到了重庆,也算得上是有为青年了。之后更是弃文从商,做起了专职餐饮行业,也做文化产业。讲大家熟悉的东西,那么说,他是《舌尖》的美食顾问,想来是在业界享有盛誉的。

当然,最让人敬佩的,还是他追根溯源的精神,真希望传统饮食文化能多一些这样的人来守护,中餐也需要“工匠精神”,中餐不该追求快餐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8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学生鲁迅读本读后感600字

    别样的童年――读《小学生鲁迅读本》有感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一生写作有6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等,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今…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232
  • 「余生,请多指教」读后感2000字

    作者:柏林石匠 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等不到了——世界这么大,我又走得这么慢,要是遇不到良人要怎么办?早过了“全球三十几亿男人,中国七亿男人,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猖狂岁月,越来越清楚…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88
  • 《10000小时定律》读后感600字

    今天推荐我读了蒋光宇先生写的《10000小时定律》,读后很受启发。 书中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德国心理学家安德斯研究了“天才是如何脱颖而出的”这一课题。 安德斯把小提琴班的学生分…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317
  • 《都挺好》观后感3000字

    《都挺好》观后感3000字: 热播剧《都挺好》,可以简单总结为,一部由一场不和谐的婚姻引发的血案。引发了一系列,由这个家庭走出来的几个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子女的不同人生。因为比较喜欢…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63
  • 《比时光更坚强》读后感1000字

    《比时光更坚强》读后感1000字: 我们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当我们长大后,蓦然回首,却发现爱如潮水般涌来…… 读《爱如山路十八弯》,文中的她是一个倔强的女孩子,父亲是一名军人。倔…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50
  • 《巫婆奶奶的扫帚》读后感600字

    里,我看了张秋生先生著作的童话小说《小巴掌童话》。我最喜欢其中《巫婆的扫帚》这篇童话故事。 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位快乐、善良,喜欢到处飞来飞去的巫婆和她的扫帚的故事。 巫婆奶奶…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5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