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史诗》读后感_2300字

《流浪者史诗》读后感2300字

这是一本很了不起的小说。



说是小说其实不准确,它以作者的真实经历构成,读起来入迷又引人深思。能从小说里通过人物的经历关系窥探历史的变化进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更难得的是作者本人在小说结束后对于写这本小说的资格问题进行解释,真的做到了有始有终。

真的有如米勒体验那般,在当时没有任何娱乐项目的阿富汗,各个大使馆的使者想要打发时间是一件挺漫长的事。而他们每周晚上在围墙内排演的话剧成为唯一可供消遣的娱乐项目,各个使馆的人为了一出话剧而热切排练,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普什图语各种语言交叉,谁能想到在破败荒凉的围墙内世界各地一群有理想抱负的人沉浸在话剧以及诗词歌赋的世界里,发表对这个国家的看法,想想真的很美好呢。

之前读过阿富汗的历史,有个说法是:阿富汗是亚洲的一杯鸡尾酒,世界上任何有实力的国家都想来搅局。阿富汗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古代是众多兵家争夺之地,而现代成为国与国之间想要插手内政的纷争之地。阿富汗有着厚重的历史,从书中描绘可见一斑。阿富汗人不会去向其他国家那样将历史完整的记录保存下来,而是将他们记在自己的心里。其实看到超过三千年历史的古城矗立在沙漠里无人问津的时候,内心身处的荒凉不需要渲染,再繁华的城市也会迎来终结的一天,经济学中的定律在历史中同样适用——盛极必衰,涨极必跌。

所以能理解,杰斯帕在挣脱美国的“业已成型”的人生,来到一切宛如原始社会的阿富汗后,发出早晚有一天纽约也会步入后尘的感慨。

阿富汗这个国家被传统禁锢太久:城市没有道路,电力供不应求,药品资源缺乏,女性没有地位,法律形同虚设……这些传统改变起来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些顽固的旧派,一旦伤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会惘顾一切规章制度,向你杀来。这点与旧中国挺相似,百日维新,洋务运动,新文化,虽然在进步,但背后陈旧的阻隔势力一如既往的强大,甚至具有吞噬新生事物的力量,放之任之只会愈发落后。

所以,能理解纳兹鲁拉在留学后选择回国而不是留在美国的行为,他是真心实意想要促进阿富汗的现代化。阿富汗的进步固然离不开美国,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援手,但这些外部因素只会做到物质方面的改进,而真正能对精神进行改革的,只有纳兹鲁拉,莫西布这群人。他们受过教育,有自己的想法,敢于付诸实践。他们了解阿富汗的国情,知道国家最需要什么,知道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始入手,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何种程度的阻碍……但他们不会逃脱,他们是人,是阿富汗人,不能像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更内在的,他们渴望建立自己的家园,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国家能够实现进步远比他们自己取得进步更加振奋人心。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他们这帮人的努力下,阿富汗会有一个国家该有的模样,拾起旧日的荣耀尊严,过程虽然漫长,但前途日久弥亮。

对于米勒,想必随着寻找杰斯帕到找到杰斯帕并与她同行的旅行,穿越沙漠的经历会让它对于这个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心境也自然发生变化。就像婴儿对于母乳有天生的亲近感,人类在面临自然现象的更替变化时心中呈现的除了震撼之外,还有一种融入自然的熟悉感。 他深入了解了科契人,能与他们一同旅行,跋山涉水,历经风沙在一个地方聚集,这份震撼不光是精神世界的冲击,真的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我虽然不赞同杰斯帕的做法以及她的世界观,但她对于米勒说的那段话很值得玩味:在美国,我有正常的生活,我按照年纪入学,刻苦学习取得学分,毕业……

其实仔细想想,有人能逃脱这个界限划分吗?从一生下来,虽然没人告诉我们该怎么活,但我们却知道自己哪个阶段该干什么。在中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步入社会,买房子,买车,找对象,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继续工作,抚养子女,老去,死亡。哪个阶段该干哪些事清晰可见,就算想要创新,也只是推迟或者少去其中几环,逃不出这个范畴。

但能有什么办法呢?为了自己心中的价值观念抛弃已有的一切,去一个陌生的国家终生流浪值得吗?杰斯帕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值得,虽然她对待男人的态度不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她对待心中所想该如果去做却值得我们思考。《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为了心中追寻的艺术,抛妻弃子,成为一个失败的典型,但另一方面,他去追寻自己的艺术,内心世界日渐充盈,对于我们和他来说,月亮和六便士的价值得以颠倒,认知问题真的没有对错。

我不能理解的是,杰斯帕心中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她对于已有的社会制度不满,但放眼历史,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令她满意。她对于已有生活不满,但任何一种生活都会让她感到厌倦。她时时刻刻渴望新鲜感,只体验过程,不想为结果背负任何责任重担。找这种女人做对象很不理想,太危险了,即使她真的很美。

阿富汗的魅力远远超脱文字,但通过文字呈现的却也足够震撼人心。野蛮与性感并存,落后与自然相辅,没有哪个国家能像阿富汗一样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馕和烤羊肉的香味在这片饱受战争的土地繁衍,看似简单的食物包含了阿富汗人上千年的生存智慧。

身处沙漠中,近距离看到夜空下的星空,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身边又躺着深爱的女人蜜拉,任谁也不想再回到那些在“文明”上建立起来的制度官衔,真正能给人做到心灵洗涤,改变一个人心境的往往是自然的力量。

跟随作者的描述,一个阿富汗已在心中成型:这片土地虽然历史悠久,但这里的人们不会去回头怀念,也不会畅想未来,只顾在风沙中风尘仆仆地行进。这片土地远离先进和繁华,炽热的艳阳和高温的风沙炙烤着这片土地,单调的沙色衬托出厚重和令人沉醉。这片土地没有新奇的事物,光是馕和烤羊肉的香气却足以让人垂涎三尺……野蛮,未开化,狡猾,这些短点的背后仍藏有令人难以抗拒的前往理由。

以后一定要去阿富汗,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8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情书》读后感2000字

    《情书》读后感2000字: 这本书有300多页,2天时间就看完了,或许是因为写的是短篇小说的缘故,看的比较快,感触颇多,以讲故事的形式回顾一下吧,我把它分成了三个故事,人物之间的关…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3
  •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300字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300字: 《解忧杂货店》是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的一本金典小说,喜欢小说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探寻着凶手与真相。但我觉得它不仅像一本悬疑小说,说的更合适些这本小说更能…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3
  • 《云朵面包》读后感300字

    《云朵面包》读后感300字: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云朵面包》,这本书可有趣了! 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故事的内容吧。下雨的清晨,两只可爱的小猫咪把一朵云抱回了家,他们的妈妈…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7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学者H·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r…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6
  • 《突出重围》读后感_900字

    《突出重围》读后感900字 柳建伟的《突出重围》是他获奖作品《英雄时代》的姊妹篇。 《英雄时代》描写经济转型期的重大变化,《突出重围》刻画军队改革期的重大变化。 抗美援朝、对越自卫…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16
  • 《勇士》观后感500字

    一次观影,一次洗礼 电影《勇士》描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特别重要的战役“飞夺泸定桥”,观看这样一部爱国主义电影,让我接受了一次非凡的精神洗礼,心朝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讲述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