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寓言经济学》读后感700字
喜欢!
喜欢的一个原因是语言明晰易懂,如同网页“界面友好”,大白话大白话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人一见之下就觉亲近放松。
喜欢的第二个原因是阐述理论准确严谨,本来这个特点不难达到,但建立在第一个特点——说大白话——之上就见得功力了。
第三个原因是所述内容严格来说不算经济学的范畴,应该是经济史,这段历史恰是我感兴趣的从上个世纪末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改革的演进过程。
一向不太主张看解读类文章,尤其不喜欢看对当下很活跃的学者的学术解读。但这本书不是简单的观点解释,还有背景介绍,有的还会追溯理论源头或同时期的国际舆论,相当于过了一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演化史,读完会对今天的经济状态有更宏观全面的认识。
再说说书名。
寓言经济学,当然不是研究寓言的经济效益,而是解读呈现经济学观点的表达方式。
抽象结论之后,时常紧随形象比喻,信手拈来,精准有趣,生活意象丰富,可意会又可言传。水银温度计与不胀钢温度计、月光下与树影下、和尚与庙……让读者意会之后恍然: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儿!
在后记中作者写道:
“这些比喻看似轻巧,但暗含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它们又通常是反驳当时社会上的某一主流看法或社会成见,而主流看法、社会成见又涉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厘清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和社会观念变迁的来龙去脉则颇需费一番周折。所谓四两拨千斤,四两亦如千斤。待终于厘清思路,能否简易表达可能又成了问题,心头是一回事,笔头是另一回事了。”
读罢掩卷,不敢说get到了设喻者和解读者的所有意图,但心有所得是一定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找准了那个能拨千金的“四两”,而且笔头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