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1000字
趁热点评
首先,在读的过程中,对圣经的大量引用让我一开始有些不解,不清楚到底在宣扬圣经的伟大还是在谴责奴隶制的罪恶,但是要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用圣经救赎作为载体就更有力量。所以有合理性,像《十日谈》里今天看来荒唐的故事,也只是用一个极端或者是人人内心隐秘向往的诱惑来开启人的反抗腐朽教会的思想。
一本圣经,恶人以它的教义作恶,善人以他的教义行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要想覆舟便要以水为载体。
被奴役的黑人,有思想有感情,在面对迫害和痛苦的离别欺压的时候,他们有些人变坏,灵魂交给魔鬼,就是因为他们未开化,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变得行为恶劣,不堪管教,像顽劣的托普西,(但是最后她也不是被感化成为优秀的人吗?)如或者麻木暴虐,成为奴隶主的帮凶,而被主人善良对待的黑人则有着高尚的品德,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上帝,宽恕罪人,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悲运,就算因为残酷现实而暂时的迷失,最后还是会归于平静重回善念。
而相对的,那些奴隶主,不信上帝,不信善良,暴虐粗鲁没有人性的对待黑人的人,内心最终都会受到谴责,也都会面临最后的审判,而及时回头的,像汤姆·洛克,就能重新开始,得到平静的生活。
正是因为汤姆有自始至终的忠诚,善良,坚定的信仰,所以才显得有些所谓的高贵的白人丑恶。
而奴隶制,在书里也说了,有放任自流的北方人,默认奴隶交易的合法化,就算对自己的仆人再好,也终归是奴隶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还有一些南方种植园主对自己的奴隶并不残忍,比如圣克莱尔,正是有这些关爱,让奴隶制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很美好。
但是这都是幸存者效应,只凭一小部分的美好便否定制度本身极大的不公正和罪恶,是最自欺欺人的想法。
一件制度到底好不好,终归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趋利避害的。而不是为一小部分人服务。而它到底好不好,就去看那些受众的真实状态,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心声。而且,做的到底对不对,时间最终会给证明结果。
历史不是一本书能改变的,但是历史总有些生死攸关的或者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有些在一念之间,有些只是随手的选择,而有些,是逐渐的量变引起的质变,我相信,《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量变逐渐积累引起质变的导火索。是点亮人性的一束光,虽然不是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光,但是确是关键的光,让很多人都看到罪恶的光。
一本书的伟大之处,便是能够颠覆一个时代,而这本书,一定程度上,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