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读后感_2300字

《大众哲学》读后感2300字

【读 大众哲学】

我从小崔的微博8里偶然听到说《大众哲学》是他的哲学启蒙书,也是当年毛主席的书单必列,还专推荐给了毛岸英。也听人说,老蒋在兵败后,有感慨说,不是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而是艾思奇先生的书让千万人民团结起来了。

我赶紧拿来读一读,拯救一下我渴望通透世界的灵魂。

书里面最后几页提到的东西其实是我最喜欢最想听到的,哲学是用来改变世界的,这个概念应该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知道读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或者说读哲学的意义何在,我们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其实大部分人每天都在想着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在现实世界里做的更好,得名,得利,得权,我仅从商业角度来看,如果要谋划一个看起来靠谱的bp,那得研究研究哲学,因为哲学里面有改变世界的方法。再者说,全球五百强的创始人的一些商业逻辑,实际上都是遵循着哲学所一直探究的问题。比如,贝索斯的飞轮定理,本质上说的是,推动一件事物发展,有利的条件越多越好,不利的条件越少越好,这样就能发生量变到质变;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本质上就是不断发现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然后找到新旧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掉,本质上可以这么认为;再或者,查理芒格一直提倡的多元思维模型和总是反着想的思考模式,前者,在哲学上,可以理解为,事物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和处置方法,这就是多元思维模型的用处,如果一直用一种方式看待问题,就陷入到了公式思维里去了,不知变通,后者讲的是辩证的看待问题,就是说要从不同角度和维度看问题,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也是易经里经常提到的阴阳学说,认为事物有阴的一面,也有阳的一面。

马克思的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说是代表着世界最新的哲学理论。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我们认识万物的一套学问,是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定义可能不完整,但是对于我而言,这算是一个哲学认知的巨大进步。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做人类对世界各种事物的一个认识过程,从一切都是神创造的,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开始,其实我们现在很容易理解这是为什么,因为总得要有个东西出来支撑世界的运转,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其实就是思维的想象力,一定能给你一套逻辑自恰的东西出来,让大众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政治手段。第二步,就是科学的发展,什么是科学,科学是理性认识世界的方法,什么叫理性认识,就是一切都是具体调查结果支撑的,不是胡乱编造的。在神学和科学的底层,实际上是社会学,神学我们可以理解为还没有被证伪的东西,科学是已经被证伪的东西。哲学可以看做是,对社会的一种认识的学问,神学也可以认为是哲学,当然这是在特定的年代,今天我们可能更认为那些科学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哲学,事实上,凡是能正确认识世界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哲学。比如文中提到的一些人们心中的所思所想,其实都是哲学的体现,比如说世界一直在变化,回到老家物是人非,这本质上揭露的就是事物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无论是往朝阳处发展还是往腐朽发展。

然而,哲学既然是一套学问,就必定是成体系的,是可以学完拿来用的。已经用到的,比如数学,就算是哲学发展的一个工具案例,是被固化出来可以直接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这套学问具体是怎么样的,我想我还不敢非常明确的表达出来,但是也算是初级入门吧。

马克思辩证唯物与历史主义哲学,从字面来看,关键的字,辩证,唯物,历史三个字,其中唯物是核心,与唯心哲学相对应,唯心是啥?唯心是说事物都收人内心的反映,心不存在,则物不存在,这个理论具体的驳论可以参考本书。唯物,说的是,物质独立的,思想是依附于物质存在的。辩证说的是啥呢,辩证其实说的是,要从多个方面看待问题,要看到事物不是一成变,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依靠于各种条件的,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条件。这里插一句,而雷军说的风口,指的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结果的必然,这种发展凭借少部分力量是不可抗衡的,所以被称为风口,这个时候猪可以看做很微弱的条件,但是感觉是力大无穷,这是因为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决定的,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只不过是正好主观的条件或者说作用力催生了他来的速度而已。所以说,人类在这客观规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其中带来的事物的联系就是人类创造的,人类可以认为是实现了事物更多元发展的通道。没有人类的事物的发展,必将是异常缓慢的,而且很多新事物也不会出现,很可能会一直保持非常原始的客观规律,人类实际上是把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最近,习大大一直在官媒提倡辩证思维,其中有几点我想特别在这里提到。

如何才算是辩证思维呢,就是 能够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的观察事物。习大大同时提出学习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关键点,学会灵活应用,两点论,重点论,转化论来不断提升辩证思维。重点论和两点论,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面。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最后,还剩下关键字历史,其实这个还比较好理解,就是说要在历史里面找规律,而不是臆测,看通历史,就能明白世界一直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在发展,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所以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句话被我们很多人说起,本质上说的就是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从旧事物到新事物的发展过程。

好了,期待大家可以通读这本书,这本书值得再度几遍,我也会这么做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11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莫高窟》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学了一篇《莫高窟》的文章,里面的内容让我非常感兴趣,《莫高窟》里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还有那宏伟瑰丽的壁画,作者把…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8
  •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读后感1000字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读后感1000字: 2018年8月18日晚上,在舒适的广闻阁,以一位末学和新人的身份,在谢老师的引荐下,有幸列席旁听,分享教海清流读书会的第三次线下活动,我怀…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4
  • 解读明朝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0字心得感想范文:我带着绝不从众的心理、秉承着学科生的初心,花费五个月时间拜读了《明朝那些事儿》。 1、难搞 我读书很慢,称得上是——背书,一个字一个字…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29
  • 我爱《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时何时了?人生百年今几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起。” 五年前的一个清晨,是我上一年级…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4
  • 《寂寞东京塔》读后感_1500字

    《寂寞东京塔》读后感1500字 废话写在前面——丧 一直很佩服的一点,外国人写小说具有纪实性,中国人写小说具有幻想性(某方面)。别人活在现实里,我们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哪怕只有一点…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104
  •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企业家和哲学家,曾经创办了京瓷和第二电电两家世界500强公司。2010年,68岁的稻盛和夫在日航公司破产重组后出任总裁,…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