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读后感1500字
花了三天看完这本书。古龙的书,原著我只读过圆月弯刀,第二本便是小李飞刀。
我记得小时候看焦恩俊版本的小李飞刀,被迷得不要不要的。只是具体情节都忘了,只记得阿飞不像是书里写的这么孤独,这么聪明。印象中吴京塑造出来的阿飞是侠义心肠中带点市井无赖的。
我更喜欢书里的阿飞。他很冷漠,对不该热情的人冷漠;他很热情,对这世间倒如李寻欢那般,越来越热情。在不该模糊的地方,他绝不会模糊,就如该不该要一个人的命,就如该不该为李寻欢,为林仙儿赴汤蹈火,他从不犹豫,从不模糊。
所以此书我第一个读不懂的地方就是,为何孙白发要将阿飞与荆无命相提并论。他说,武功可以相提并论,心性却犹如正反两面。正如他们二人的眼睛,一个人是死灰色,一个人却是灵气十足,含着一团热火。
不过,倘若他真的走不出林仙儿给的枷锁,这个人设可能真的就毁了。
我觉得有一点点毁掉的地方,是阿飞对林仙儿的全然信任,连看破林仙儿对上官金虹的献媚这个情节,也只是因为阿飞那晚没睡着。
可是如果不是这样(与自身聪慧无关的情节设置),感觉阿飞身上的枷锁不够重,毕竟这把枷锁名为爱。
林仙儿,长得像个仙子,却专门带男人入地狱。就算到了最后,她从城西八角亭重回“家中”,自认为真心实意求着阿飞不要放弃她的时候,我都认定,林仙儿确实不过是因为有了患得患失的心情,才认为自己可能对阿飞有了感情。
我不信这个人面蛇心的女人有这种感情,她之所以认为有,是因为她对自己已没了信心,不敢确信这一回阿飞还能重回她的掌控。没了信心,于是产生患得患失的情感。然而常人的患得患失是因为爱情带来的惆怅,而她则是因为“得不到”本身带来的惆怅。
老陶说这本书里的李寻欢,虽然侠义心肠,但是他受不了这人哭哭啼啼太多。我们印象中的侠客,必定如萧峰那样,潇洒不羁,即使一生命途多舛,但是历经世间种种,却仍然可以豪气干云。酒被侠客们装在碗里,满上,一口喝尽,然后众人谈笑风生,畅谈天下事。似乎这才是侠客该有的模样。
然而古龙这本书里面的侠客,喝酒总是为浇愁。李寻欢,阿飞,吕凤先,皆不过借酒浇愁。兴云庄里,龙啸云主导下的各侠客,喝酒吃饭,不为浇愁,为的是利益纷争。一反常人印象里面的煮酒论英雄之场面。
为何李寻欢,如此惆怅,如此孤独,如此寂寞。他的一生,悲多于喜。信奉友情(或许更甚于爱情),所以他将林诗音拱手奉上。
但是他的惆怅可能又不止于个人。他和阿飞一样,看得破人性丑陋,看得出江湖诡谲。也许正因为看得破看得清,所以他为人处世,不论做什么,都含着一份悲观。含着一份悲观看着这江湖,因此格外珍惜类似于铁传甲,嵩阳铁剑,心眉,甚至于吕凤先这样的人。
世间正有这些人,才有希望。
然而这李寻欢能哭,却也能笑。铃玲伶牙俐齿,他苦笑;孙小红与林仙儿斗志,他忍不住笑,安慰的笑;与阿飞数次重聚,他笑中带泪。
因此,英雄大约是孤独的,但是也很多情,所以一点生活小细节,也能让他笑得起来。正是如此,人物形象才丰满起来。
有一情节,读起来很有趣。
心眉大师边望着阿飞逃走的方向,缓缓道:“出家人慈悲为怀,能不伤人,还是不伤人的好。”田七一直在远远瞧着,此刻“哧”的一笑,喃喃道:“好个出家人慈悲为怀,若有别人替他杀人,他自己就不肯动手了。”
看到这里,我便觉得古龙是讽刺出家人的假仁假义。然而事情发展到后来,大概可以知道心眉大师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和尚。那么田七在这里讽刺的出家人慈悲为怀,便是讽刺他自己了。只有眼中装着丑恶的人,才用这种心思看待别人。
从一角,便可窥破古龙笔下这个江湖,这个江湖里的人心,
下一本要看盗帅楚留香还是沈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