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古诗文》读后感_2300字

《中国最美古诗文》读后感2300字

这本书可能是我高中毕业退出语文世界之后读的最接近语文教材体的一本书了。说它接近是因为对古诗文当中字、词、句释义的细致程度就像曾经语文课文下的那些注释一样,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解释清楚,甚至做到了句对句的古诗文-白话文对译,非常助于理解。但与语文课文不同的是,作者解读文章的角度比起高中语文老师希望你领会到的主旨大意来说更有深度,或者说,在我高中毕业九年后的今天,在我积攒了高中不曾也不会经历的人生阅历之后再看这些文章,一定比高中时读这些文章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也才能真正实现它们启示与明志的教导意义。

看这本书期间正好赶上社会各界爆出不少令人咋舌的负面新闻,国内知名大型连锁餐厅品牌后厨出现老鼠且工作人员用食客餐具去掏下水道,国内销量领先的坚果品牌被检出霉菌超标,网约车奸杀乘客,商界大佬涉嫌性侵,演艺界已婚男演员被指控性侵,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现多种恶习……每一条新闻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视网膜,挑战着为人和经商的个人与社会道德底线。

很多西方人认为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所以不能在精神层面求得制约与自律,加之各种法律法规又尚不完善,因此在中国犯错的成本很低,做人的原则很廉价,道德的底线很低贱。我觉得挺遗憾的,因为我们明明守着那么好的“资源”——抛开宗教信仰的意识形态不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了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它们的背后是数不胜数的品行规范与先贤智慧,是能够为后世垂典范、作表率、当参考的指不胜屈的往圣。如果这些“往圣观”只是停留在那里真的成了“往”圣观而后世没能兑现“为往圣继绝学”的箴言,我觉得是我们愧对了自己中华民族的身份和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因为这些国宝除了我们之外别人谁也没有。不管是曾经主宰西方世界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还是当代主导欧美的盎格鲁萨克逊文明,这些文明跟华夏文明不可同年而校。可惜相比之下,我们大概只能赢在历史悠久,素养却太过年轻。就上文中列举的那几条负能量新闻而言,这本书当中作者摘录了一篇屈原的《楚辞·九章·橘颂》,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如果当事企业/当事人首先能够知道这句话,然后能够理解这个道理,最后能够做到屈原所警世的“闭心自慎”,“秉德参天地”,那么这种破坏家庭和社会道德秩序的事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时不时就跳进大众视线恶心我们,做这种事的人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层出不穷到令大众司空见惯。

曾经看过采访范曾先生的一个访谈节目,范曾先生是范仲淹的后人,节目播出的时候范老八十岁,杖朝之年的年纪范老背起《岳阳楼记》依旧是滚瓜烂熟口齿清晰,你能感受到让范老滚瓜烂熟的不仅仅是这篇文章,让范老滚瓜烂熟深记于心的更是先辈的士大夫精神,“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是什么让家教家训这种东西过了一千年以后还能如此强烈地影响着后辈后人?文字只是一种载体,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归根结底还是先贤为后世留下的人格的力量让我们得以“继绝学”。

这本书里收录了王安石的一篇文章《伤仲永》,但我想说的不是这篇文章,而是王安石这个人。他是唐宋八大家当中最受争议的一位,不说他变法与政见的功过对当时北宋兴亡的影响,就说他这个人的一个品质——倡导“一夫一妻不弃不离”。古代上到皇帝和文武百官下到一般文人百姓,只要养得起,三妻四妾都是符合伦理纲常的,更何况王安石位至一朝宰相。有一天王安石的夫人吴夫人想要为王安石纳妾,就从“妻贩子市场”(卖妻换钱的交易之地)上给王安石物色了一个颇有姿色且受过教育知书达理的姑娘,买回来领进门之后荆国公怒了,把人家姑娘给退回去了,而且退回去的时候还把卖妻子的丈夫找来好生教育,告诉他卖妻换钱之事枉为君子。丈夫曾是军中官员,行监察运粮之职,后来不幸船翻粮失,倾家荡产也赔偿不起,无奈之下只好卖妻换钱。王安石得知此事之后不仅让人家夫妻团圆了,还以钱赐之帮人家还清了所有赔款。丈夫特别悔恨自己的所作所为,也特别感谢王安石,更敬佩他士大夫的为人。后来吴夫人也被王安石骂了一通,再也不敢自作主张给王安石张罗纳妾的事,而且经此事之后她明白了王安石对自己的一片心意,王安石一生也再无她娶。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个在今天我们看来的理所应当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反而违反了社会传统与常规,倒像是今天的朝三暮四一样遭人非议,但是王安石并不在乎真君子在伪君子的世界里很容易会被认为是伪君子,他在乎的是做人的原则和价值观支撑起的纯粹的人格,所以他能成为被后世敬仰的士大夫,能成为名扬千古的“唐宋八大家”。

古人所说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并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是真的忧,真的愁,各种愁,为自己愁,为所爱之人愁,为社会民生愁,为家国天下愁。当然,不是说要拿“士大夫”的人格与使命感的标准来要求现世的普通人,大部分人也很难达到。但就算我们不是王安石,不是范仲淹,不是范曾,不是大户世家名门之后,做普通人也能通过读圣贤书、会圣贤意变成我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道德范本。就算没有祖上先贤的血脉,也一定有着华夏文明的血脉,在这一点上大家是一样的,千年文史哲之精神基业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此书中选取的文章上有治国理政之道下有教育子女之方,有抒发自然之情的诗词,也有论述材与不材的哲学,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区区三十七篇,不过是我们璨若星河的文化瑰宝中之沧海一粟。这些文章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多看一篇是一篇,能多走一步是一步。不求人人都怀有士大夫的人格、眼界与格局,仅仅希望有更多人能做到参圣贤、见自己,仅此而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11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读后感_1100字

    《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读后感1100字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是相适应的,这就叫“形神合一”、“天人合一”。所以,《黄帝内经》对学中医的人有个基本要求,就是要…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189
  • 《烽火戏诸侯》读后感300字

    西周末年,周幽王十分喜爱一个叫褒姒的女子。褒姒虽然容貌美丽,但不爱笑。 幽王为了让美人笑,用尽各种办法都没有取得美人一笑。一天他的大臣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大王听后连声说好。 京城旁边…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201
  • 一身铁骨,百炼成钢

    一身铁骨,百炼成钢――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生命不在于昼短夜长,而是每个章节都要尽显英雄气概,尽显精彩和辉煌,都要活得铁骨铮硬,都要活得凛然豪放”  ―――《生如…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256
  • 专注,是成功的秘诀――读《从外星球来的孩子》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许多名人都曾说过,也都曾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证明过,一个人,如果想获得成功,聪明和才干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最…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5
  • 《外公是棵樱桃树》读后感700字

    最近,我读了《是棵樱桃树》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个家庭里三代人与一棵名叫菲丽丝的樱桃树之间的感人故事。这本书中看似朴实无华的淡淡的讲述,字里行间却饱含了满满的亲情! 这本书中,主人公托…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278
  • 读《因为爱所以陌路》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爱,有如一股温暖的清泉,滋润幼小的心田;爱,有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让人感慨万千;爱,有如头顶上那片湛蓝的睛空,广阔无…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