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读后感1100字
两百年前,这可能是最早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了。之前关注过这本书的相关文章,真正唤起我读这本书意识的是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持续发酵。
开始读的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一本书开头却一直放的都是作者弟弟写给她在航海探险过程中日常琐事的信,直到他信中维克多的出现……那个被一点一滴拼凑制造出来的“怪物”、“狂魔”,开始时是个未经尘世沾染,崇尚美德的“物种”,具有人的良知与一切善良的禀性。在窝棚里,他努力的学习与人类相通的一切,语言、习性、知识、交往的技巧等。但当他终于鼓起勇气想与人类融为一体的时候,他那丑陋不堪的面目与硕大畸形的身体给人类带来的是巨大的恐惧与不安。于是他被人们驱赶、殴打、唾弃,只能在荒无人烟之地生存,他开始愤怒、仇恨人类,而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他的制造者,是他创造了他,并为他带来了这人间无尽的痛苦,于是他开始报复,杀了小威廉,他的创造者的亲弟弟……
在“游荡乱窜”的两年日日夜夜里,他的身体与思想与人类拥有着同样的情绪。当他看到人类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之时,幻想着自己也应该拥有这样的幸福快乐,于是他去找寻他的制造者-弗兰肯斯坦,向他叙述两年来他所受的苦,希望唤起弗兰肯斯坦的同情,为他制造一个同类,可以跟他像人类夫妻一样生活的女伴。弗兰肯斯坦在被逼无奈中,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制造。当制造到一半的时候,他倏地发现,这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一个“魔鬼”就已经开始“滥杀无辜”,如果再出来一个,将来可能还会因为怪物与怪物的结合而诞生一个小怪物,他在恐惧中收了手。而当他收手的那一刻,他自己这有限的生命里开始充满了无尽的灾难。他的朋友、他的妻子被怪物无情的杀害,他的伙伴被冤枉致死,他的父亲因失去亲人悲痛而亡,只有他在孤独、恐怖与充满仇恨的自责中苟活……他走上了复仇之路,他要亲手将那个被自己制造出来的“怪物”碎尸万段,而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能为他的亲朋好友报仇,他活活地被他造的“产物”折磨至死,成为他最后的牺牲者……
当我看到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科技的发展,不是人类的创新,不是科学家的超能智慧,而是基因突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可控情形……科技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让人类深思,未来人与“机器”,究竟谁还能控制的了谁……机器人已在地球拥有了合法的人类身份,地球公民索菲亚,思想与身体看起来与人类无异,而她脑袋里、身体里的东西却是人类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达到与超越的。所以,我们的水平可以制造出有思想、有情绪的“智慧物种”,但TA听不听话,可不可控,未来真的是一个大问题……
书看完之后,我又将不同时期(1994版、2004版、2015版)的三个版本的电影看了一遍,真是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