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四季》读后感1200字
如果没有最后那段附录,我会单纯地将这本书当作隐居者的“山居笔记”。
如读瓦尔登湖一般,在繁忙的工作后,泡一杯可可,跟着作者开启我的灵魂漫游山村之旅。然后忽然停下,为大自然的美妙感动赞叹,为作者优美细致的描述叫好。
这是在月光下沐浴:
“从我的小屋附近可以看见月亮从这些山后升起的景色。一整晚,月亮就挂在南面的天空,并向秋田县的连绵群山方向移动着。天空非常澄澈,连一丝灰尘也见不到,因而月亮出来以后,天空很是明亮。泡澡的时候,浴缸里也盛满了月光;走到外边的原野上,身披银纱的芒草穗正如波浪般起伏着。”
还有在鸟叫中醒来的清晨:“早晨我还睡着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在窗外忙活了,那振翅声近得仿佛就在我的枕边,让人不由得心生怜爱。被小鸟叫醒的我,一边揉着眼睛,一边从床上起来。”
夜间来访的动物脚印:“除了兔子和狐狸以外,黄鼠狼、老鼠和猫的脚印也各有特色。老鼠的脚印简直就像邮票的线孔一样,小且整齐。它们的足迹总是星星点点地连着,一直延伸到小屋的屋檐下。老鼠的脚印同样是两列,走路时也不会把雪往后踢开。黄鼠狼的脚印也是两列。”
这种描述,好像作画,用一种细腻的线条,将山里的春夏秋冬、植物野味、人文日常勾勒成一个个美好的小细节,再用淡雅的水彩晕染出一片柔和温润的氛围。简单质朴,却格外动人。
读完通篇,除了如实叙述因受环境与天气的影响,山居生活中食与住的艰苦与孤寂外,我几乎感觉不到他曾经遭遇的“苦”,直到看到附录的个人简介,忍不住再重读了一遍,才发现原来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不是他的描写用词,观察入微,不是他的平易近人,入乡随俗,是他隐居之后的那份平和心境。
“我现在住在这里,每一天都感觉充满了活力。这与广阔的自然之美是分不开的。这里的山水虽然称不上是绝景,但自然的要素全都鲜活、强烈而积极,即使每天都在欣赏,也不会感到厌倦。这里不仅有着夜空中大而明亮的星辰、清水野上广阔的平原、山口山间繁茂的树木、边境上起伏的群山、早池峰山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着路旁的八葵、郭公、山鸡、蕨菜、紫萁和其他四季生长的花草,更有树木结的果实、菌类、小鸟和冬天的野兽。这些景象都让我叹为观止。”
边读边感受着作者渐渐了悟的心。人生有八苦,爱恨别离,求不得,这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都将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着。只有在不断经历与成长中,调解心态,了解原因并克服它们,甚至超越它们,才能找回真实的自我,走向那个正确的方向。
“我大概早已在内心深处滋生了这样的想法,总想着有一天要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住下来。那时,我总梦想着要到人称“五十度文明”的北海道北部去,大概也是这个缘故吧。这样看来,即使是无意识地,人也总是在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进。虽然前进的步伐实际上是很缓慢的,但从结果来看,却是出人意料的迅速。”
希望下次再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离自己想去的方向更进一步。
进一步有进一步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