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读后感1600字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斯密应该是人类历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国富论》而开创了现代政治经济学,还因为这部因《国富论》而被严重低估的《道德情操论》。这是一部社会道德学作品,其之重要性对于《国富论》来说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一定程度上,《道》著正是《国》著的基础。
精确的讲,《国富论》实际上也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开端之作。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强调的一个核心基础,正是现代自由主义意义上的“私有制”,现代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尽量采取“不干涉主义”。哈耶克的三大经典著作《自由宪章》,《走向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以及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历史主义的贫困》都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了这一思想。而这一现代哲学理念的思想前提,正是来源于《国富论》中的经典判断——“看不见的手”。
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社会在产权私有制的前提下,人人都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导引下为促进自我的利益而努力。这样,每一个个人为自我而进行的努力就在无意之中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正是这个基本的论点,构成了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坚定基石。
假设《国富论》中的“看不见的手”是一个人的右手,那么《道德情操论》中的“看不见的手”就是一个人的左手。《国富论》的右手是一个人的财富之手,《道德情操论》的左手则是一个人的情感之手。财富之手是自私的,情感之手则是充满同情的。左手道德,右手经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双手”。
如果仅仅只强调财富之手,那么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因为自私而不顾及社会整体的利益,而肆无忌惮的破坏和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果这样,一个社会即便有幸富裕了,也是违反人类精神的卑鄙的富裕,这是斯密所不能容忍的。这就构成了道德之手的存在必要。
在斯密的时代,现代政治自由主义法制思想尚未完备到今日地步,法律的缺陷在一定意义上完全有可能导致斯密所担忧卑鄙社会出现。其实事实证明斯密的担忧并不多余,后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漏洞恰恰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所造就,工业革命的兴起拉大了社会贫富的差距,并进而在世界范围形成了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道德对立,而后革命发生。斯密在思想上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政治经济和社会伦理,对于政治制度尚未有超越性的理解和认识,于是把消弭这个灾祸漏洞的希望寄诸于社会道德情操的建设,也是完全情有可原的。
事实证明,斯密伟大的“看不见的手”论证成立,这直接造就了今日世界的现代文明结果。而斯密伟大的担忧也成立,后果造就了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全球许多地方的暴力革命。这个担忧,直到现代自由主义兴起,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但远未彻底解决。在今日世界中,仍然潜伏着现代自由主义尚不能完全消弭的冲突种子。解决这些潜伏的问题,仍然有待于社会道德情操的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远未过时。不但不过时,还正处于尚待发展和完善的状态。法律制度的发展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性,在法律不能涉足的地方,只能寄希望于社会道德情操的发展和提高。
人的产权是私有的,这直接造就了人的生活的私密性。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失败,主要就在于它企图破坏和消灭人的生活的私密性,这是人性所不能长期和完全允许的。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是先天性已然注定的。而在同时,人的私有产权和私密生活本质,还有一个精神前提:即人的疾病健康,人的道德情绪也是私有的。前一个私有是《国富论》的,是从物质和生活层面否证了公有制失败的外在因素;后一个私有是《道德情操论》的,是从人的身体和精神层面否证了公有制失败的内在因素。
斯密先完成了《道德情操论》的写作,而后才完成了《国富论》。并且,在斯密一生中,先后六次修改《道德情操论》。为什么斯密如此重视《道》著?正在于这是《国富论》的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没有这只手,《国富论》是残疾的。
20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