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娥善歌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韩娥善歌》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御寇写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一个擅长唱歌的女子韩娥的故事。以下是韩娥善歌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启示,一起来看看吧。

韩娥善歌文言文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十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雁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韩娥善歌文言文翻译

  以前韩娥向东到齐国去,缺乏粮食。经过齐国都城雍门时,卖唱求取食物。已经离开但余音还在城门中梁缭绕,三日不断,听过她唱歌的人都认为她还没有离开学校。来到客栈,客栈的人侮辱她。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得整个乡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开了这家旅店。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分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劳苦大众纵情高歌一曲。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十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于是就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齐国雍门附近的人们,到现在还善于欢歌,痛哭,是由于仿效韩娥传留下来的声音的缘故。

韩娥善歌文言文注释

  1.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2.鬻(yù)歌:卖唱。

  3.乞食:要食物。

  4.既:已经。

  5.梸:中梁。

  6.以:认为。

  7.逆旅:客栈。

  8.曼声:拖长声调。

  9.遽:立刻,匆忙。

  10.十里:整个乡里。里,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

  11.仿:依照,仿效。

  12.欐(木丽):中梁。

  13.遗:留下。

  14.善:善于;擅长。

  15.禁:控制。

  16.匮:缺乏。

  17.抃(biàn):拍掌。

  18.去:离开。

  19.(昔韩娥东)之(齐):到,去。

  20.(逆旅主人辱)之:她,指韩娥。

  21.向:以往。

  22.(遽追而谢)之:指韩娥。

  23.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

  24.里:乡里。

  25.既:已经。

  26.去:离开。

  27.之:到…..去

韩娥善歌文言文启示

  只有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悲欢,在歌声中倾注自己的心血和情感,才能扣响听众的心弦,获得打动人心的无穷魅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2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怨王孙(春暮)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8
  • 《治国犹栽树》原文翻译感悟及阅读答案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7
  • 《折桂令九日》的翻译赏析

      《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多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写作背…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1
  • 观物有得,勿徒留连文言文

    观物有得,勿徒留连文言文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暗,玩弄物华,亦 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译文   平日栽种一些花竹树木,再饲养一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后汉书庞参传》的原文及翻译

      :   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也。初仕郡,未知名,河南尹庞奋见而奇之,举为孝廉,拜左校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荐参,邓太后纳其言,即擢参,召拜谒者,使西督三辅诸军屯。四年,羌寇转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6
  • 文言文阅读赏析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赏析训练题   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