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阅读答案

  《唐太宗论止盗》出自《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所著。以下是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注释

  (1)论:讨论。

  (2)止:禁止。

  (3)或 :有的人。

  (4)哂:微笑。

  (5)为: 成为。

  (6)故: 所以。

  (7)不暇:没有时间;不,没有;暇,时间。

  (8)去:去除。

  (9)轻:减轻。

  (10)使:让。

  (11)安: 怎么。

  (12)自是:从此以后;是:这。

  (13)升平:太平。

  (14)野宿:在郊外露宿。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起来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太宗李世民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与群臣论止盗:论(讨论)止(禁止)

  (2)民之所以为盗者:为 (成为)

  (3)或请重法以禁之:或 (有的人)

  (4)故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5)轻徭薄赋:轻(减轻)

  (6)安用重法邪:安 (怎么)

  (7)自是数年之后:是(这)

二: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又是什么

  群臣的看法是:重法以禁之(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上”的看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

  理由是: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

三:“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社会?(用上文原句回答)

  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四:“海内升平”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哪个句子?“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哪个句子?

  “海内升平”使人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人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外户而不闭。

五、从唐太宗和群臣们不同的止盗方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清正廉洁,开明,会自我反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2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彭泽传》“彭泽,字济物”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彭泽,字济物。幼学于外祖段坚,有志节。会试二场毕,闻母病,径归,母病亦已。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置之辟。中贵为祈免,执不听。出为徽州知府。正德初,起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5
  • 儆舟文言文

      【原文】   儆舟   刘禹锡   刘子浮于汴,涉淮而东。亦既释绋纚,榜人告予曰:“方今湍悍而舟盬,宜谨其具以虞焉。”予闻言若厉,由是袽以窒之,灰以瑾之,奭以干之。仆怠而躬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2
  • 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注释 ①善:擅长 ②岂:难道 ③…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69
  • 活版

    原文   板印书籍(1),唐人尚未盛为之(2)。五代(3)时始印五经(4),已后(5)典籍(6)皆为板本(7)。   庆历(8)中,有布衣(9)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7
  • 文言文实词整理

    文言文实词整理   1.爱,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2
  • 表达暗恋的诗句

    表达暗恋的诗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