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钟辨盗

  《摸钟辨盗》是一篇文言文,出自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

  【文言文】

  陈述古②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③。述古乃绐④曰: “某寺有一钟,至灵⑤,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⑥祠⑦之。引群囚立钟前,谕⑧曰:“不 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摸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⑨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⑩围 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 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11)之即服。

  【翻译】

  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辨别谁是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就不会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旦摸它,钟就会发出声音。”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 ,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 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就承认自己是盗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经过审讯,这个强盗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

  【注释】

  ①选自《明史》。

  ②陈述古:陈襄,字述古,宋代侯官人,神宗时为侍御史,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密 直: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省称。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事务的官署。知:主 持,做知县。建州浦城:唐置州县名,今属福建省。

  ③莫知的为盗者:不知道谁确实是盗贼。的,确实,真正的。

  ④绐:读dài代,骗。

  ⑤至灵:特别灵验。

  ⑥后阁:指官署后院的侧门。

  ⑦祠:供奉。

  ⑧谕:告诉,吩咐

  ⑨同职:同僚,同事。

  ⑩帷:帷幕

  (11)讯:拷问

  【启示】

  《摸钟辨盗》告诉我们:陈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识破的心虚心理,切中要害,虽然没有经过繁琐的调查取证,却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接找出了真正的盗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聪明睿智的古代官吏们确实有他们独到的审案方法,能够巧用犯罪心理学,审不厌诈,至今看来都有着绝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阅读答案】

  练习题:

  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划开,限断两处。

  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尝知建州浦城县 ② 述古绐曰

  ③ 祭讫 ④ 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

  4、你认为陈述古成功捕获盗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2、①担任知县②哄骗③完毕、完④暗中、暗地里

  3、(陈述古)亲自告诉他们如果不是盗贼,摸钟就不会响,如果是盗贼,摸钟就会发出响声。

  4、陈述古懂得盗贼的犯罪心理,凡是偷盗者都会做贼心虚,试图极力掩盖自己的行为,这样反而容易露出马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2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唐诗凉思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商隐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凉思译文及注释 凉思译文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33
  • 六一居士集原文译文及赏析

      六一居士集叙   苏轼   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曰:“天下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孟子曰:“禹抑洪水,孔子作《春秋》,而予距杨、墨。”盖以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3
  • 高中文言文句式归类

    高中文言文句式归类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阴中”全词赏析

    “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阴中”出自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望江南·三月暮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 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561
  • 归有光《雪竹轩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雪竹轩记 [明]归有光 冯山人①为予言:“吾甚爱雪竹②,故人以雪竹呼吾,因以名吾轩,请子记之。”予不暇以为,而山人求之数岁,或以诗,或以书,日月一至。予以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